《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形容的十分贴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李煜登基于公元961年,在北周改革逐渐强大之后,先后已经灭掉了北方的周围的弱小的国家,这个时候已经算得上是五代十国的后期,自唐朝安史之乱(公元756年)军阀分裂割据已经过去了二百余年,他所面临的天下大势正处于分久必合的过程之中。
当时的中国领土上除去强大的后周和江南的南唐还剩下后蜀、楚、闽、吴越、南汉几个独立政权,其中是以占据了中原大片土地的后周最为强大,但在李煜即位的前两年,也就是公元959年正值壮年的后周世宗柴荣在北攻幽州时不幸染病,最终不幸身死于班师回朝的途中,继承他皇位的时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小皇帝刚刚即位政治地位还不稳固,迫于无奈之下只好封立下赫赫战功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
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坊间传闻契丹与北汉已经联合在一起,意欲南下攻打后周,当时主政的毕竟也只是一介女流,她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在知道了此事之后,是急得火烧眉毛,但最后也只能询问宰相范质。范质觉得朝中大将只有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但是赵匡胤却是打起了自己的算盘,谎称自己手中兵力不足,不能出战。范质虽然无奈,但是也只能将最高的军事指挥权给了赵匡胤,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军从东京汴梁出城,当部队行军到陈桥驿这个地方的时候,汴京城内就像瘟疫一般开始流传了一个谣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这个谣言是何人所传确实是无从考证,但是用我们的角度结合史实去想似乎就很明了了,但当时多数人是不相信的,当然传得如此沸沸扬扬,朝堂上当然也是知道的,此时北周的朝廷已经乱作一团,军队的控制权就在赵匡胤手中,而且他就在城外不远处,换做是谁都会像是热过上的蚂蚁吧。
虽然赵匡胤此刻不在城中,但是城里面发生了些什么他却是了如指掌,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让自己能够成功上位。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因为柴荣的皇位是从自己姑父郭威那里继承而来,所以更加的害怕自己的江山被人他人夺走,对于他们的疑心很重,都不没给他们太大的权力,这次故计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
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遂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显示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降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治所在宋州,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