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桑之野,北有大河、济水,西有泗水,东南有沂水、沭水。在平坦广袤的东亚大平原东部,拔地而起的岱山、沂山、蒙山、和西南的尼山保护了这片土地免受大河泛滥带来的洪水冲击,自古以来就是东土先民的发祥之地。
太昊氏的大邑坐落在岱山脚下的汶水之滨,称为汶邑【1】。
此时,汶邑的议事大堂中,一个灰衣后生正在向一个青衣老者禀报。
“恭喜太昊大君,今岁我族粟又丰收了,养猪的数量也增多了。”灰衣后生恭敬地说道。
“好。羲、和两族【2】今岁如何?”青衣老太昊问道。
灰衣后生轻轻一笑道:“按照大君的吩咐,羲、和二部和我族共用同样的时令,同样的耕作和饲养方法,所以结果也是一样的大丰收。”
老太昊听了,笑道:“哈哈,羲伯、和伯这两个老家伙倒是省心,一切照般我族,每天只管白天观日影,晚上数星星。多亏了你平时在三族之间往返传信,奔波输运,才有了他两个痴人的无为而治啊,真是辛苦你了。”
“大君过奖了,柏亮只是从中传话,使各方互通有无罢了。”后生谦虚地回应道。
老太昊点了点头,感叹道:“嗯,你们有柏氏真是人才辈出啊!你的才学是跟哪位高人学的?”
柏亮忙道:“小子不才,术数和符文是跟着族叔柏夷所学,观天法地之学承蒙羲伯、和伯厚爱,略学得一二,其他的却是得自于这几年来在羲氏、和氏、与太昊氏各地奔走的所闻所见了。”
老太昊捋着胡须,再次点头喃喃道:“有知,有行,好,好啊!”
“爹爹!”
随着一声清亮的叫声,只见女鸿笑着出现在议事大堂门口。
“鸿儿,你怎么回来了?”老太昊惊喜道。
“见过太昊大君。”没等女鸿回话,后面的青阳和柏夷也跟着进了大堂向老太昊见礼。
“哈哈哈哈,青阳,柏夷先生也回来了,好,好!”老太昊一边大笑道,一边招手示意女鸿到自己身边来。
“柏亮见过青阳少君,鸿风君妇,柏夷族叔。”一旁的柏亮也忙向三人施礼道。
众人一番寒暄之后,柏夷简要叙说了这次轩辕之行的情况,以及巧遇沮阳、得见沮氏纪文的事。
老太昊和柏亮闻言也是惊奇不已。
说到青阳被激发起来的求学愿望,老太昊大喜,指着站在一旁的柏亮说道:“你们来之前,本君正巧向柏亮问起此事。我刚才还在想,这才学之成,在知更在于行。青阳能有这样的心愿,求之不得啊。鸿儿,你二人就在这里住一段时间。青阳,那天地之道,你可以去拜羲伯、和伯二老为师。术数和符文方面,你可以问有柏氏叔侄。至于行,你就学柏亮吧,他有羲、和二部的事务,你有广桑封地要打理,大同小异啊。”
“是。”青阳恭敬地答道。
回到家乡汶邑,最高兴的是女鸿。
青阳就忙了,要跟柏夷、柏亮、羲伯、和伯四人学习。
羲伯、和伯两位老族长在东土大多数人眼中是两个怪人,他俩虽是羲氏和和氏的族长,却对族中事务基本上不闻不问。不仅如此,两个人还长期待在汶邑,早晚看山,天中看日,有时还昼伏夜出。传说两个人经常整个晚上在山顶上仰着头比比划划地数星星,用朱砂在葛布上画奇奇怪怪的图案。只有太昊大君和柏夷先生等少数几个人明白他俩个在干啥。
这天是青阳跟着羲伯、和伯二人观星的第一天。和之前几天的观日不同,羲伯、和伯带着青阳和两个随从日落之前就来到了山顶。
高高的山,飕飕的冷风,渐黑的夜空,耀眼的繁星,激动的心情之下,青阳看着羲伯、和伯开始记录各个星宿的位置。二人一会儿手指天穹,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儿掏出木杆标尺,举在眼前比比划划;一会儿又让随从举起火把,在葛布上做着记录。
青阳只熟悉北斗,跟着二老仰头看了半天,脖子都酸了,也没找明白二人所说四象【3】的各个星宿,不禁惶恐地问道:“羲伯、和伯两位大人,这四象之星如何识别呀?”
羲伯一边继续忙着手头的记录,一边说道:“春用苍龙,夏用火鸟,秋用金虎,冬用玄鹿。现在秋冬之际,要屯粮过冬,主看虎象【4】。”
说着,羲伯手指天穹教给青阳辨识那几颗最亮的虎象参宿。
一旁的和伯见状,插嘴安慰道:“青阳少君,你不用着急,这星宿虽不容易识别,却自有其规律,你看得次数多了,自然就认得了。”
青阳听了,忙谢道:“是,小子受教了。”
羲伯也接着继续说道:“嗯。我们俩看了一辈子了,你刚开始,自然无法和我们相比的。其实这四象里最紧要的还是春天东方的龙象【5】,有角、亢、氐、房、心、尾6个星宿,但现在是秋冬之际,龙潜在渊,还看不到。等到春天的黄昏,你就会看到龙象跃出星河,那便是上天指示我们最重要的农时了。民以食为天,天授人以时啊!”
和伯停了手里的记录说道:“唉呀,老家伙,你不要一下子给他讲那么多吧,还有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大火【6】,要不要一下子都说来给人家听?谁能记得住啊!”
“说得是,说得是。”羲伯点头笑道。
青阳看着寒风中的两位老人,很是感激,一边说着“小子多谢二老的教诲”,一边暗下决心,定要跟着两位大师把辨析日月星辰之术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