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突如其来,庆国,京都,风波骤起。
原本被皇帝一纸诏书封禁的《红楼》,忽地之间风靡京都,街头巷尾,妇孺皆知,茶余饭后,皆言红楼。
庆帝闻之,不禁好奇,此书究竟有何魔力,竟能令百姓如此痴迷。
于是,庆帝召见范闲,欲一探究竟。
范闲站在金銮殿,面对龙椅之的庆帝,心中却是波澜不惊。
他早已料到会有今日,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范闲,你可知罪?”庆帝的声音冰冷而威严,如同冬日里的寒风。
范闲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臣不知何罪之有。”
庆帝眉头一挑,冷声道:“你所著《红楼》一书,妖言惑众,蛊惑人心,难道不是罪?”
范闲闻言,心中冷笑,却是面不改色道:“陛下,书中所写,皆是人间百态,悲欢离合。若说妖言惑众,那只能说是人心不古,而非书之罪。”
庆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没想到范闲竟敢如此直言不讳,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欣赏。
“好,好个范闲。”庆帝笑道,“既然你如此说,那朕便问你,你为何要写此书?”
范闲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臣写此书,只为揭露世间真相,唤醒人心。陛下,如今朝堂之,尔虞我诈,权谋之争不断。臣希望借此书,让百姓们看清这世间的真相,不再被权势所蒙蔽。”
庆帝闻言,默然良久。他深知朝堂之的争斗,也明白范闲所说并非空言。他心中不禁对范闲多了几分敬意。
“范闲,你可知朕为何封禁此书?”庆帝突然问道。
范闲摇了摇头,道:“臣不知。”
庆帝叹了口气,道:“朕封禁此书,并非因为书中所写有何不妥。而是因为,朕怕此书流传出去,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书中所写之人,皆是朝中重臣。若是因此书而引起朝堂之争,那朕的江山社稷岂不是要毁于一旦?”
范闲闻言,心中一动。他明白了庆帝的担忧,也明白了自己为何要写这本书。
他深吸一口气,道:“陛下,臣愿以性命担保,此书绝不会引起朝堂之争。若是有任何不妥之处,臣愿一力承担。”
庆帝看着范闲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动容。
他点了点头,道:“好,朕便信你一次。从今日起,解除对《红楼》的封禁。范闲,你要记住,你的才华朕看在眼里,但若是敢有半点不轨之心,朕定不轻饶。”
范闲心中一喜,连忙跪下磕头道:“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庆帝挥了挥手,示意范闲退下。
范闲起身离去,心中却是激动不已。他知道,自己终于迈出了这一步,向着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