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堂内屋,贾环只觉得仿佛到了热闹的菜市场,学堂内屋里坐着三四十来号人,各自围成一个个小团体,正聊的热火朝天。
先生贾代儒还没到,这会子正由一個莫约二十来岁,头戴冠帽,身着淡蓝旧袄的青年人管着,时不时发出吆喝声勒令安静。
这应该就是贾瑞了。
贾瑞此人,贪图便宜又好色,迷上了自己的嫂子王熙凤,书中曾多次找王熙凤试图求欢,最后被恼羞成怒的王熙凤设计,死于“相思局”中。
贾瑞是贾府代字辈老太爷贾代儒的孙子,其父母早亡,由祖父贾代儒教养。父母早亡,对于贾代儒来说,意味着中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三大不幸之一。
贾代儒是贾府中的“代”字辈,与贾母同辈,却一生落魄。其命运多舛,经历了早年丧父、中年丧子、晚年丧孙之痛,承受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拉着贾琮,胡乱找了个位置坐下,贾环从布包中拿出书本,正是当前所有读书人启蒙阶段之后必学的四书:
《大学》
《论语》
《孟子》
《中庸》
当前贾府族学众多求学者年龄参差不齐,贾代儒为图方便,直接统一进度教学,实行大班制度。
贾环翻开《大学》,顿时只觉头晕眼花,原来这时候的印刷技术并不怎么先进,大都掌握在书坊铺子中,成本高昂,远不如手写抄书来的划算;书本内容也和现代相差甚远,阅读从上往下从右往左不说,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阅读起来相当的吃力。
贾环手中的《大学》便是由贾府族学出面,统一在府外采购的手抄本。
无视周常喧闹嘈杂的环境,强忍着眼花,抱着实验的想法,贾环有些吃力地一字一字往下看去,没多久一本两千多字的《大学》便已读完,合上书本,深吸一口气放松下来,脑海放空,开始回忆刚刚的内容,缓缓开口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全本《大学》总共两千来字,此时一字不落地被贾环背了下来,脑海中仿佛印刻有一本同样的《大学》,甚至连手抄本上的字迹也一模一样。
“过目不忘吗”
贾环喃喃自语道,无暇理会旁边早已看呆了的贾琮,正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他,大抵就是,说好的一起扑街,你却偷偷熬出了头。
“环哥儿,你今儿这么快就把《大学》背下来了?”
贾琮一脸惊奇,语气中夹杂着一丝丝的崇拜和羡慕,显然,在贾琮这个年纪,对于贾环有这种看上一遍就能把整本书背下来的本事很是向往。
“嘘”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记忆变得这般好,不过琮哥儿你可得帮我保守好秘密,不然叫太太知晓了,到时候有的我好受的。”
贾环嘘声示意贾琮,随即轻声嘱咐道。
在前身的记忆里,小贾环在族学稍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没多久就会被太太王夫人叫去院子里,不是帮忙抄佛经就是想法子挑贾环的错处狠狠惩处一番。
久而久之,小贾环自然会觉得书读的越好,越容易引得太太惩罚。偏偏王夫人又是个会装的,表面上一心向佛,心地善良;暗地里不知道使了多少阴损手段作弄小贾环。
“环哥儿放心,我可不是个嘴皮子松的。”
贾琮听闻,拍着胸脯承诺道,显然之前已是了解小贾环的处境。
贾环这才放下心来,现在还年幼,没什么资本底蕴,尚不足以应对王夫人的刁难,还是低调行事比较好。
“看来以后可以往科举这方面上发展。”
贾环心中沉思,原本是不打算走科举这条路子的,虽说今朝重文轻武,而且已经几乎呈现出一面倒的形势,但毕竟是从古至今通往仕途的康庄大道,竞争者之多犹如大浪淘沙,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前世虽然已上岸公务员,但两者之间显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科举之路,共有四道门槛,分别是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又分县试、府试、院试。
按照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贾环估摸着起码得是个举人甚至进士才能够完全摆脱庶子身份的影响。
虽说贾环自认为还算得上是头脑灵活,意志坚强,但却还是没有想过走科举这条路,无他,太难而已,古往今来多少少年才俊,高才博学者都折戟在小小的童生试。
原本,贾环想的是先找个机会积累资本,再过个两三年,等自己岁数稍微大点就找个机会出府另过,彻底摆脱这贾府,免得日后被抄家清算时被殃及到。
但现在有了这过目不忘的天赋,在科举路上省去了苦读的功夫,无疑大大的降低了难度。既然如此,贾环自然想选择前途更为光明的科举取仕。毕竟,在现在这个封建社会,可谓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想到这里,贾环便不再犹豫,翻开剩下的《论语》《孟子》和《中庸》,一字一句地看了起来,没多久,贾环已将四书翻了个遍,记录在脑海中。
由于族学进度还在启蒙阶段,后面的五经还未发放下来,贾环只好停止背书大业,打算下学了去贾政的书房找找看。
只不过,仅仅是简单的背诵下来还是不够的,需要的是理解,虽然说有着前世的见解,能够知道个大概意思。但是,科举之路,道阻且长,精益求精,贾环还是觉得需要一字一句详细地了解其中典故和深意。
眼下,只好寄希望于待会先生贾代儒讲课时能够讲一讲。
结束了背书环节,贾环闲来无事,正和贾琮聊着天,突然感觉内屋稍稍一静,接着便是更加的嘈杂,比刚刚还要热闹几分。
贾环抬头望去,原来是贾宝玉进了内屋,原本庞大的送学队伍,此时已被精简到一半左右。饶是如此,粗看一下也还有八九人左右,擦桌凳的,放坐垫的,泡茶的,摆糕点的,拿书的,磨墨的…忙得各种手忙脚乱。
贾环目瞪口呆,心里直呼好家伙,这哪里像是来读书,怕不是来学堂享受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