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运悄咪咪的将红包一收,码字回道,而后便回归正题,接着讲述——
“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有点像推恩令的前身,具体就是让诸侯王的自损依次分割父亲的封地,这样一来,虽然诸侯王越来越多,但每个诸侯国地盘越来越小,也就无法合力与中央进行对抗了。
这个策略比推恩令还要柔和一点,毕竟分封之后,这些郡国还是诸侯自治,不归中央管辖。
贾谊的计策得到文帝的赏识,但是文帝并没有马上推行,使得贾谊的削藩策略在其生前并未见到成效。
文帝一开始没有立即执行贾谊的策略,有很多原因,其一是汉文帝即位前,一直做代王,并不是太子。吕后死后,朝臣诛除吕氏家族,然后才在众多藩王中选择了汉文帝,迎立文帝即位,但这并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
当时刘氏子孙中对此多有不服者,文帝的政权并不稳固。若是在这个时候削藩,势必会引起动乱,影响并不稳固的皇位。所以当时文帝的治国重心是以稳定统治、巩固皇位为主。
其二则是贾谊虽然得到皇帝的赏识,但是却也引得了朝中重臣的不满,因为贾谊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直接触动了朝中重臣的利益!
比如说贾谊提出的“列侯就国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让那些封侯的功臣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国居住!之前说过,汉高祖分封的重臣都是有自己的封地的,但是让这些重臣回到封地,远离京城,离开天下政治中心,那不就等于离开了权力中心么?
因此贾谊的这一策略直接损害了那些功臣列侯的利益,因此他们就联合诋毁贾谊。说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汉文帝对此也毫无办法,因为之前都是在代地做藩王,朝中没有汉文帝自己的政治力量,根基尚浅,只能依靠这些重臣和权贵!最终只能将贾谊贬离京城!
正所谓: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帝对于贾谊的才学是十分认可的,但是文帝在朝中的根基太浅了,而贾谊又不是一个善于明哲保身的人,只能说那个时候的汉文帝,庇护不了贾谊,将他贬出京城之后,还能时常召见,便足以说明文帝对于贾谊的认可!
但是文帝能用贾谊么?还是那句话,时也势也!
后来贾谊因为梁王坠马而亡,自责、悲愤过度,抑郁而亡。如果他能再多活几年,等到文帝在朝中有了根基之后,便会看到他的政治主张在文帝朝。景帝朝乃至于武帝朝都得到了贯彻、继承和发展。
文帝因为时势和命运,虽然没有用贾谊其人,但是一直都在使用贾谊的策略,将其外放,只是一种保护,奈何贾谊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
卫国国君李康:“贾谊……倒是令人可惜了!”
“若是贾谊能够多活几年,想必能和这汉文帝来一段君臣佳话!”林远同样是有些感慨!
看到群中人开始共情,李鸿运接着说道:
“除了汉文帝当时朝中根基尚弱之外,贾谊自身的策略也不够完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让那些朝臣找到了抨击贾谊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