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末的欧洲文艺复兴的曙光初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阿维农和那不勒斯一带,文艺复兴运动初期的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是意大利画家乔托。
乔托·迪·邦多纳(约1266-1337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韦斯皮亚诺村,据说他出身卑微,父亲是农民。童年时的乔托就开始从事很多社会底层的工作。后来他遇到了在意大利首先对中世纪绘画风格进行革新的画家契马布耶﹝Cimabue﹞,契马布耶被历史学家评价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的先锋。乔托拜他为师,学画宗教画。
乔托不喜欢拜占庭呆板、僵化的绘画风格﹝ltalo-Byzantine﹞,他为了很好的体现绘画作品的空间感,他在绘画创作中开始运用透视法,并加入了阴影,走出了现代绘画的第一步。
在中世纪的西方绘画中没有透视的概念,所有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场景和人物时是没有固定视点的,都是在同一画面上采用的不同视角、不同时间来表现每个场景和每个人物,通过这种方式把场景和人物叠加在一起,造成空间感。这种方法忽视了在同一画面下的同一视角的人物和场景的空间关系。同时也割裂了作品中的空间与时间关系,画面中没有显示出所表现的内容是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事物。
透视这个概念还要从人们认识数学开始说起。早在古希腊,人们就对数学进行研究,逐步对数学、几何学有了认识。在公元前6世纪毕德哥拉斯就提出了黄金分割的数学概念。人们对数学概念中的黄金分割进行研究并运用到生活中。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在几何学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誉为“几何之父”。他的著作《几何原本》为现代数学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几何学》仍是世界各国中、小学和大学的基础课程。雅典作为当时古希腊文明的中心,学习几何学并把几何学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去,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数学帮助艺术家建立了空间概念,特别是古希腊的雕塑要早于绘画领域运用空间概念。人们开始运用黄金分割和几何学的知识建造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
我们可以通过对古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的结构分析发现黄金分割被建筑师完美的运用在建筑的空间和外观结构设计上,以至于现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巴特农神庙依然让人感受到它的壮丽和雄伟,它被誉为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典范。
另一个被视为运用几何学和黄金分割原理为典范的古代建筑就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它很好的运用了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的原理,使得巨大的金字塔矗立在古埃及的大地上千年不倒。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学与艺术的紧密结合影响了艺术的发展。
瑞士数学家斯派泽曾经就数学与艺术的关系做过如下评论:“如果你想准确的判断埃及的数学水平,你无需去看他们的数学教科书的计算或他们测量系统中的初等几何,你只需分析一下那些覆盖在他们的庙宇或雕塑上令人惊讶的纹样,你就能领略到那些活在民众中的高度的数学精神。”[1]
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和雕塑艺术,取决于当时人们对数学概念的应用。人们把数学的原理运用在那些宏伟的建筑上,以数学方式设计构成的图形,使得那些雕刻了精美纹样的建筑和雕塑展现出了巨大的魅力,一直为后人称到。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数学的规律性显现出它的艺术性。艺术家利用数学的规律性进行审美创造。
乔托在学习绘画的时期,正是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的人文精神开始复苏的时候,新思想、人文精神影响了乔托。在他游历了比萨之后,参观了那里的古典艺术雕塑,并受到这些作品的启发,乔托开创了新的绘画风格。乔托是历史上第一位在平面绘画上运用几何概念的画家,也是第一个在画面之外引用一个固定视点并以此点为交叉点在画面中引出水平线和垂直线,并以这两条线为基础,运用几何原理在画面中呈现出空间感。因此他的作品引入了三维空间的概念,他的透视法的引入改变了以往无固定视点的平面绘画的方式,实现了同一画面中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在人物的刻画上他认为宗教绘画中的人物如圣母、耶稣和宗教信徒等《圣经》中的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人,应该具有人的情感。因此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赋予宗教人物以普通人的情感,特别加强了画中人物的立体感,同时他把宗教画的背景处理成风景,用透视法进行创作,改变了宗教画中只用金色和蓝色做背景的单一技法。乔托在绘画技巧有了巨大的突破,超过了他的老师契马布耶,这种突破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历史上关于乔托的记载不多,但后人描述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充满智慧的人,他得到了诗人但丁、彼得拉克的称赞。乔托和但丁还结为好友。但丁在神曲中多次提到乔托,并极力赞美他的画风。彼得拉克称赞他为“画家之王”,薄伽丘说乔托让一门“淹没了数世纪的”艺术“重见光明”[2]
乔托的一生重要的作品主要在三个教堂中,分别是意大利阿西西教堂中有28幅,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的壁画,帕多瓦城阿雷纳教堂38幅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都与基督教圣徒阿西西的方济各(Saint Fran?ois d’assise 生于 1182-1226年)领导的方济各教派传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