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李浩然手中有土地十万亩,虽然名义上是政府的公有资产,但是正如老百姓的想法,李浩然对这些土地至少是有支配的权力的,所以做起事情来还是省了不少麻烦,报名要给李浩然的农场做庄丁的人很多,最后李浩然只得先紧着民团的亲眷族属,这样有利于他们对自己的忠心,然后根据大家的家境,优先给家中较为贫困的人提供机会。
李浩然给十个农场按照天干命名,宏风甲号农场人数最多,主要是民团的家人,其他的农场便是按照土地的优劣多少安排人员。
为了方便管理,李浩然对这些人员进行了准军事的编制,其中青壮是主要的劳动力,自成编制,老若妇孺又另外编制。
每十人为一组,五组为一队,每三队为一佐,同时选出较能服众的人担任头领,不过头领在待遇更好的同时,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方可。
人员准备的工作已经做好了,而工匠们按照李浩然做的水车,打谷机等也做好了。李浩然这时候很想把水泥的配方拿出来,用于修建水渠,以及加固境内几处大堤,但是很多原料却不知道这里也没有。
于是李浩然吩咐几个不同的人去打听自己需要的原料,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他大喜过望,于是在西城边上的偏僻地买下了一栋房子,开始生产水泥。
说起来水泥的生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现在李浩然不需要那种高标号的水泥,现在只要能生产出来就OK了。记得在老爸的工地上时,许多的建筑材料包括水泥以次充好是常有的事儿,却也没有见多少出问题的,何况现在自己需要的本身就不高。
为了保证秘方不被泄露,李浩然还是把工人分成了几拨,让他们手里掌握的技术互相不能相知,同时授意李诚志等三人去监督。
不过这事儿还是急不得,虽然有自己的指导,自己的希望也不高,但是头几拨生产出来的水泥还是很让李浩然抓狂,也太次了些吧!
没有办法只有让他们自己慢慢试验,自己再想想办法。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天气越来越冷了,尽管如此,整个宏风县却很是热闹,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而且还有不少的好处,哪有不使劲儿干的道理。
宏风学馆的学生也参与到了义务劳动的行列,整理街道,粉漆县衙,还常常去李浩然建的所谓敬老院看望里面的孤寡老人。
学馆里的夫子对李浩然建敬老院的事情很是称赞,但是对让学生参加劳动却很是不满,说这是丢读书人的脸,对此李浩然没有什么好脸色,直接说道:“你们可记得,孔圣还说过:君子慎于言而敏于行,像你们这般唠叨,如何成事!”
虽然李浩然的话是在狡辩,夫子们却没有办法反驳,而且也不敢反驳,逼急了人家来一句:你学问高为何没有考上,反倒是我能做官?虽然料想李大人不会这么无礼,但是万一一顿训斥,自己也下不了台不是,最后只得应诺称是。
女学那边也是欣欣向荣的样子,尽管有规矩,连李浩然也不能入内,但是从清莲儿每日回到后衙的表现,李浩然还是能感觉到她心中的喜悦。
有时候李浩然也挑逗她一番,每次都把清莲儿臊个大红脸,急了还说李浩然:“流氓!”
有些话在后世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而清莲儿却羞臊不已,李浩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看到她羞涩的样子,心中不由一动:这样子,我喜欢!嘿嘿
眼看着就要入冬了,但是这中原腹地本就比之南国冷的更早,前几天,便已经下霜了。
现在小麦已经种下,也没有多少农事了,不过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时候正是百姓服徭役的时节,自从前些年张居正改革以后,老百姓却不需要这么辛苦了,只需缴纳役钱即可,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命运,当官的有几个是干净的,再好的制度他们总能想到办法捞上一笔,到头来苦的还是百姓。
不过这新来的县令大人果真爱民如子,全然不似以往的那些老爷,虽说还是得按照章程来办,但是至少没坑咱不是?对于百姓的这些想法,李浩然既是高兴又是痛苦,高兴的是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名声确实很好,但是一想到百姓把希望都寄托在官员的人品上,确不是什么好事。
尽管是不用徭役了,但是该做的工作却不能落下,所以李浩然还是组织起人搞起建设来了。
为了防范水灾,修河堤是必须的,而且李浩然知道在等个十多二十年,恐怕就该是旱灾了,而且是大面积的旱灾,所以修堰塘水库,乃至河渠的事情也是紧要的事情。
另外道路的问题,李浩然算是最为关心的。他可吃够了明朝道路的苦,大的官道还好,毕竟也算是国道了,但是到了一些地方,特别是小地方,道路坑坑洼洼不说,还很窄,要是遇到下雨更是难以行路。宏风一个县,好歹应该有条像样的路吧,可是李浩然所看到的路却让他欲哭无泪。
所以在工匠们说已经按照他吩咐的法子吧水泥给弄出来后,李浩然毫不犹豫的把水泥应用到修路上了。尽管这些水泥李浩然还是看不上眼,但是用来修路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这会儿可没有什么重型卡车一类的东西。
李浩然知道,这些事情不是这一冬就能完成的,慢慢来吧。
十月初六的时候,李浩然接到平州的消息,说是山东洛县一带流民作乱,已破洛县县城,知县死难,现流民正西行,或许是要直奔宏风而来,望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