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各取所需,开始分头行事。
沈文斌回到学校就把所有幸存者聚集到学校的广场前,自己站在一张课桌上大声喊道。
“我们雾大保护区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雾大,是我们大部分人生存的地方,我们很快就会给开放的宿舍楼、食堂供水供电。另一个是8公里外的山区军哨所。军哨所条件虽然艰苦一点,但是我们的后防,也非常的重要,需要人参与建设。我们将对所有人所有职业一视同仁,昨日选择区军哨所的128人站到左边,其他人站到右边。“
”另外愿意站出来参加战斗,接受训练的站到中间,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川大战备队。孩子和老人都站到我后面来,你们都去后勤处找周淇同学登记。大家站好后开始报数。“
去军哨所的128人又有些人反悔,大家都觉得留在川大学校更加的安全,毕竟这里有人保护,还有高大的围墙,一家人有一间屋子。又有水有电,山区可能还没有这里安全,反正遇到问题也可以往那边撤。
最后报数,去哨所的57人。其中包括刘医生,食堂的五个大妈,李教授和老何叔。
参加新战备队的192人。另作安排的壮劳力420人。孩子和老人65人。
沈文斌并不勉强,安排了两辆大巴车把57人和后勤队队员都送去了哨所。新战备队和老物资队一起分成12组,每组20人左右,队长和副队长都由老物资队的队员担任。主要工作是跟随沈文斌清理学校,训练和巡逻。
420人的壮劳力挑20人去食堂,再加上65个孩子和老人。主要由周淇掌管,就是伙食队。其他400人就全部编成工程队,分成5个大组,组长也都是物资队的,其中一个就是陈飞宇。这批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种植粮食,建设川大,跟随战备队搜索粮食和加紧储备水果等果腹之物。水果已经开始自己掉落了,要加紧抢收和处理。
哨所那边,金越和高立煌二人已经开始带领35名队员开始马不停蹄的训练。刘婵娟回来正好顶替了莫岑岑的工作。
哨所现在有208人,主要是老战备队队员、后勤队、新来的幸存者、王家村村民。
高立煌和金越规定,所有人,包括老人和孩子,每日早晨必须参加3公里跑,沙袋的重量自由选择,学生都必须负重10公斤以上。下午进行两小时格斗训练。其他时间再参与哨所建设。
刘婵娟根据金越画的简易地图,组织战备队的帮忙砍树,王家村村民建土坯,准备建围墙和盖房子。天渐渐冷了,得赶紧给盖一批房子。还有准备过冬的食物,制干果和干菜。
斗林也按金越的意思,除了最外围的地方,里面小树都砍了,空地盖成两层矮木房子,用爬藤植物和大树作为掩盖。金越估计,也能容纳千人,还有防空洞呢。上万人避难所。粮食也都存放在洞里去了。
两方都在拼命发展,短短三日,川大学校已经基本清理干净了,除了哨所送过去的三千余斤粮食。他们自己又占领了两个大食堂和一排私人小餐馆,得了八千多斤粮食米面。也出去摘了上万斤果子,还在果林里一些散居的农户家里搜到了千余斤粮食。日食两顿,这些粮食蔬果也能撑个把月了。
沈文斌确实非常的努力,尽职尽责。新来投奔的幸存者又增了300多人,都是自己前来的,无人敢出去接应。进化行尸也在人们投奔川大的时候出现过一次,但捕到猎物后也不来攻击学校。沈文斌按之前的方式分配这些幸存者。没有往哨所送。
只是这中间发生了一起老队员在外搜寻粮食被普通丧尸抓伤的事情,沈文斌为此特意来人来哨所寻刘医生,高立煌和金越也在场。刘医生仔细问了抢救经过和抢救时间,听沈文斌描述也是打血清,放脏血,然后输血,可血输入的很慢,几乎输不进去,最后这个受伤的同学还是尸变了。刘医生听后摇头,表示自己无法解释清楚这种情况,到底是输血无效,还是血清出了问题。
沈文斌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只好驱车回了学校。他并不需要刘医生,投奔来的人里面就有两个中年医生,其中一个他就带过来了。但是一无所获。这个事件也造成了很多人的恐慌,保命手段并不可靠,活命还是要靠运气,出去搜寻物资的事情大家就不那么积极了。沈文斌也开始把一半精力投入到训练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