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之上站立的老将军,果毅将军赵成山,面容冷峻的注视着下面猛烈攻击长城的突厥狼骑。
这是孛孛只斤的狼骑军对长城发动的第35次进攻。
果毅将军造成山奉唐国公李渊之命率领着6万城卫军驰援平城战场。他们马不停蹄,星夜兼程,终于在孛孛只斤的狼骑军之前赶到了平城,占据着长城的有利地位,抵御突厥狼骑军的侵袭。
孛孛只斤率领3万狼骑军到达平城之后,就立刻在长城展开了攻击。
好在这些大名远播的狼骑军他们只是骑兵,对于如何攻城却并不擅长,而长城又是墙高城厚,狼骑军对长城也一时半会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利用坐下战狼在空中高高跃起的高度,再利用手中的弓箭,凭借他们精湛的射击技术对守城的隋朝军士进行射杀。只是这样的射击,对于隋军杀伤力并不太大,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
然而隋军的战马被狼骑军的战狼所克制,根本无法上战场,所以隋军就成了没有战马的步兵。而骑兵本就是步兵的克星,以步兵去对付骑兵就和送菜没有区别。
果毅将军赵成山,这位沙场的老将,当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他把自己带来的6万人和原来的平城守军,一起分布在长城和平城的城墙之上。
狼骑军虽然战功赫赫声名远播,但是,他们的的确确不善于攻城。他们攻不下城墙又不想就此退去。所以孛孛只斤每天都率领着狼骑军对长城发起攻击,每天都会发动一次攻击。
今天就是狼骑军对长城发动攻击的第35天。
龙阳卫队的3000人早在五天前就已经抵达老平城。
只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果毅将军赵成山并没有让龙阳卫队的人随他一起去长城上。而是把他们这3000人安排在平城的城墙之上,让他们镇守平城的城墙。可能是因为龙阳卫队的人不是朝廷的军队,也不是一支正规军,对他们有一点不信任吧。
面对这种不信任,霍英年、朱胜利和司徒方三人也感到很无奈,但也没有任何办法。现在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守护好平城这一片城墙,不能让狼骑军有可乘之机。
在平城北面,神州大陆的最北端。距离平城大约3500里路程的雪域高原的下面,有一个面积特别巨大的湖泊。说它是湖泊,是因在它的的四周都能够看到岸,而不像海那样看不到岸边。说它特别巨大是因为它的面积真的足够大。这个湖泊的东西方向长度有1200多里,南北的宽度有将近100里。它的面积是中原内地最大的湖泊洞庭湖的150倍左右。三个半这样的湖泊连在一起的话,刚好有整个湖广行省的面积那么大。
它就是中原四海之中的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
这里是当年华夏军神车骑将军霍去病,800骑兵转战35000里,追杀匈奴单于40万大军所到达的最终之地。匈奴单于被斩杀于此地在狼居胥山下。
北海就在狼居胥山的下面。北海以南的地方,经此一战之后,全部纳入了中原的版图。北海也正是从此时起,才被中原冠以四海之一的北海之名。
中原自来就有四海一说。东海、南海所指的范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西海和北海却是经常变更。东海包括今天的东海和渤海。以及黄海的一部分。南海就是现今的南海及部分黄海。古时是没有单独的黄海和渤海之称的。北海则是经常变动。最开始的北海是指神州大陆极北之地的那一大片海洋。就是现在的北冰洋。后来的北海则指白令海峡及百令海那一带。再后来,则是贝尔加湖。到最后北海的称谓,就在这三个地方之间转来转去。西海也是如此,在夏商周时期。西海一般是指当时西戎族人居住的黑海,先秦时期及秦汉初期,则是指匈奴和犬戎族他们是居住的里海地区。汉武帝之后,中原的势力逐渐削弱,中原人所到达的范围也逐渐缩小。黑海和里海成了中原人不可及的地方。所以人们就把青海湖是成了西海来称呼。蒙元时期强大了,黑海又成为了西海。朱明时期,里海又称呼为西海。不过地方虽然变更,却始终在这三个地方之间来回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