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才来制片部门,就一下子接了两个项目!”李恬着实惊讶了一把,看她的眼神里还有点儿同情。
“嗯,是啊。这样也好,忙起来才觉得生活圆满了。”安昳一边说着,一边三下五下赶紧把办公桌面收拾妥当,从包里拿出电脑打开来。
“诶,我就没你这种心思了。主要是,工作能力也没你强嘛。”见安昳开始忙了,李恬也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不过,安昳。”
“嗯?”安昳偏过头。
“要是有什么地方忙不过来,我可以帮忙。”
“好啊,谢谢。”
可能是她在这两天的起伏变化后重新投入工作,给她带来了心理上的愉悦。这段与李恬的对话,她并没有多想。但如果换做之前,她一定会觉得这么殷勤一定又是张辰的缘故——但谁又说不是呢?因为张辰的到来,她才有了现在的待遇。眼下,估计也只有张蘅才不会带着标签看她吧——也正是这点,让她尤为敬重张蘅这个人。
《北斜街的树》,她打开了手里的文件,和张蘅发给她的PPT,盯着这个标题看了许久,觉得很美,有一种情怀,和一种意境。这个项目是公司的重点剧集项目之一,是准备投给央视的正剧,预计18年播出,用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但为了网罗更多的网络平台观众,公司决定在剧本和选角上下狠功夫:政策、流量两把抓。
真是个好东西,她感叹道。项目好,对她,也是一个机会。
她打开微信,看见张蘅把她拉进了项目组群和编剧组群。她想了想,挨个地加上了张蘅推给她的这三个编剧组的成员。编剧是决定一个戏好坏的第一步关键,她要掌握好。
“这是这个项目的执行制片人@安昳,以后有什么问题就直接联系她,剧本会也都由她来组织,但我偶尔也会参与一下。”张蘅在编剧组群里发了一条信息。
执行制片人,看见这五个字,安昳愣了一会儿。她原以为自己和李恬她们一样只是执行制片,但万万没想到会加上“人”字。虽然工作性质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有了这个“人”字,她就有机会把名字写在片头,就有机会成为这个项目主创团队的一员——她从一个小小的营销职员摇身一变,成为了“执行制片人”?真的是像做梦一样。
“你好。”安昳在下面紧跟着发了一条信息。
马上,这几个编剧就在后面打了招呼,也陆续通过了安昳的好友申请。
安昳看着电脑里之前张蘅发过来的剧本大纲,大概是修改过几次的版本了。她斟酌了一下,又在微信上打字道:“现在这版大纲我在看,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会发到群里。另外,我希望下个星期可以有一次会面,也好互相熟悉熟悉。”
三个编剧纷纷附和。
安昳想接着定下时间和地点,但她还不知道按例该约在哪里。她只好敲小窗去问张蘅。那边张蘅回复得倒也快,只说了是在公司小会客室开。她算计了一下觉得下周一似乎有些赶时间,不如就下周二上午10点。至于为什么是上午,也好就着这个时间看看这三个编剧是不是守时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她并不是守时的人,但重要的事情她不会不守时。
“那我们就定在下周二上午10点,公司见。”
她打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