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礼!”赵佶客气的开口道:“朱兄请坐!”
等到朱襄坐下之后,赵佶这才继续道:“你这字画却是不错,本王甚是喜爱,朱兄,你来着望月楼可是要割爱?”
“实不相瞒,确实如此!”朱襄点头道:“手中拮据!”
赵佶道:“既如此,本王便买了下来,一百五十贯如何?”
一百五十贯,已经不少了,相当于自己老爹一年的工资。
朱襄心中略微迟疑,也不知道这字画市场行情如何,若是自己的身份高贵些,怕是一个字就得百贯,眼下自己名不见经传一幅画一百五十贯不少了。
眼下既然是赵佶要买,他也不好推辞,这搞好了关系,日后飞黄腾达是少不了的。
虽然这货是个昏君,但是,这厮对身边人却是极好的。
高俅一个什么勾八东西,都能当太尉?
“既然端王殿下喜爱,在下倒是不好推辞了!”朱襄点点头:“一百五十贯卖于殿下了!”
赵佶大喜,并不急着离开,索性就在朱襄跟前坐下道:“朱兄,本王还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二!”
“端王殿下请讲!”朱襄一笑。
赵佶指了指《四美图》道:“这字可是朱兄亲自提笔?”
朱襄点点头:“正是!”
赵佶又道:“这字倒是不错,本王练字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朱兄这字可是从薛曜开始?”
朱襄再次点点头:“正是,我这字便是从薛曜的字体演化而来,薛曜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但较之褚遂良书险劲,更纤细,他对褚遂良书作并非是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加以发挥,有所创造,也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下练字,也是如此!”
赵佶道:“的确如此,朱兄,这是集大成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朱襄有些神态怪异的看了赵佶一眼。
实际上赵佶才是这个集大成者,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
现在么——朱襄还真是有一种当面NTR赵佶的感觉。
这感觉怎么说呢?挺爽的!
赵佶有些兴奋,细聊了下来。
朱襄自然不是盖,毕竟,他这个书法字画那是经过了系统性的学习和苦练的,你要是真的问他怎么琢磨出来的,他也能回答出来个一二三。
不过,朱襄这种学法也有一个弊端,他可以把造假模仿做到登峰造极,但是,却没有什么创造力,这一点,是远远不如赵佶的。
“我初学字,乃是用《伊阙佛龛碑》作为临摹帖。褚遂良的字清秀雅致,内蕴而不张扬,《伊阙佛龛碑》又是他的精品之作,临摹日久,收获良多,从其中学到一笔一划该如何运笔,一间一架该如何掌握。譬如,“盘”字要写成“且”字状才能灵动,避免臃肿;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中线;半包结构的字要写的匀称不可偏向!”
赵佶两眼放光,只感觉自己遇到了人生知己。
两人年龄相仿,又是同时精通字画,这一番攀谈交心下来,让赵佶顿时生出了一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意。
而朱襄也不得不承认。
赵佶虽然是个狗皇帝,实打实的昏君,但是,这货在艺术上的成就绝对是一等一的。
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是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天分已经是压不住了,他写《楷书千字文》的时候才二十三岁,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而《草书千字文》是他40多岁写的,属于狂草,笔法洒脱,一气呵成,足可见其书法功力深厚。
反正,朱襄感觉自己这个剽窃者的艺术天分是不如赵佶的。
这厮是真的能举一反三,信手拈来。
而赵佶也发现了,朱襄这厮简直就是一个大宝库,三言两语之间就能让自己受益匪浅。
两个人交流心得,也免不了提笔写字。
赵佶兴奋之余提笔写字,在短短竟是做出来了不少突破,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别有一种韵味,这瘦金体的精髓竟是被他给拿捏了个七七八八。
“赵兄!”朱襄感叹道:“你这字,再练一段时间,只怕我都要追不上了!”
这话倒不是恭维,赵佶这个艺术天赋是摆在这里的。
赵佶道:“朱兄客气了,若非是朱兄,我这字只怕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般进步!”
一边说着,赵佶端起了一边侍女做好的点茶尝了一口,而后呸的一声,全都吐了出来:“什么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