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150的设计采用了空气制动系统。
这套系统利用气压刹车,高压气体推动刹车蹄张开,与刹车鼓接触产生摩擦以实现制动效果。
尽管相比二战时期的机械刹车更为高效,制动距离更短。
但也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长时间高强度使用后,遇到连续下坡,可能会导致刹车片过热,制动失效。
特别是吉尔150的标准载重只有四吨,车队装载的货物动辄十几吨。
重物带来的惯性和冲击力使得制动距离增加,刹车系统更容易因过热而失灵。
在北京这样的平原地区,刹车失灵的情况仅在酷暑时节偶尔发生。
而在云贵川的山区,蜿蜒曲折的山路几乎让所有司机在出发前就做好了车辆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的准备。
在后世,勤劳的人们发明了喷淋装置,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路边那些写着“停车加水”的招牌小店,正是为喷淋装置提供水源的地方。
作为经验丰富的修理工,老张曾经也是大车驾驶员,自然深知喷淋装置的价值。
他缓缓坐到满是油渍的椅子上,点燃一支烟,眉头紧锁仔细检查。
最后还拿起铅笔开始计算。
良久,放下铅笔,他赞叹道:“李师傅,我服了,你设计的尺寸恰到好处,正好嵌入后轮和前挡板之间,还有那个控制线,藏在座椅下方,通过地板和水箱相连,这样既不妨碍装载货物,也能在驾驶室内操控喷淋装置。”
他竖起大拇指称赞:“绝妙!”
李小东微微一笑。
这可都是用手动计算器算出来的数据,怎么可能出错?!
一汽厂真以为能免费得到我的技术?
李小东问:“你能制作出来吗?”
老张思考许久,跑到后面的仓库里翻找一番,然后回来答道:
“喷淋装置我可以尝试制作,修理车间里各种工具齐全,但要达到图纸上的精度可能有些困难。不如你去找队长,让他向厂里申请,让其他车间的同志来协助我们。”
李小东早就想过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但后来放弃了这个念头。
八级工是轧钢厂的宝贵资源,上次还是借助李峥的关系,才临时调来的。
况且,喷淋装置的精度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常喷水就行。
让八级工来做这种活,简直是大材小用了。
“我计划先制作一个简单的洒水器,安装在卡车上,确认无明显问题后,我们再提交设计图,让工厂批量生产。"
“说得有理,今天下午也没什么紧要的工作,我这就为你动手制作。”
老张深知洒水器的重要性,立刻起身召集所有维修工。
李小东自然不会忘记再次分发香烟。
每人分几根。
这可是有讲究的。
一方面,维修工只负责卡车的维修,制造洒水器并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用烟来寻求帮助是必要的礼节。
另一方面,在这个时代,若当众将一包烟递给别人,上面的人可能会查问,几根烟还好说,一包烟就可能被视为贿赂。
...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
“滋滋,滋滋,滋滋!”
车间内光线明亮,锤子敲击声此起彼伏。
“徒弟,你在这里照看着,帮师傅们续上烟,我有点事,一会儿回来。”
李小东递给牛萌两包大前门,转身离开车间。
身后传来牛萌清脆的回答:“放心吧,师傅,我保证完成任务!”
呵,有个能干的徒弟真好!
...
尽管时间还不到下午三点,但太阳却像疲惫的男人,慵懒无力,无法挺立。
室外寒风刺骨,李小东紧了紧衣领,戴上破旧的毡帽,朝保卫科走去。
保卫科的木门微微敞开,他轻轻推开门,热气扑面而来。
屋里摆放着一盆燃烧旺盛的木炭,四五位保卫干部围坐在旁边取暖。
“嘿,几位日子过得挺滋润啊!”
“小东来了,六子,你往那边挪挪位置。”
这几天他常来,保卫干部们也习惯了这位喜欢吹嘘的小伙子。
刚坐下,他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
“小东,你说几十年后咱们能在千里之外相见,是不是在说大话?”
“每家每户都有王八壳车?这怎么可能实现?”
“你说我们都吃腻了肥肉,专挑青菜吃。我不明白,肥肉多香,谁会傻到只吃青菜呢?”
面对满眼质疑,李小东笑道:“未来世界会怎样,谁能预料呢?”
“哼,又在吹牛!”年长的保卫干部撇撇嘴,“司机最会夸大其词了。”
李小东用火钳拨弄着炭火,说:“哎呀,这样就没意思了,本来还想跟你们吹个牛,你这态度,我可要走了。”
“别走啊,外面冷得要命。老王,你不爱听就去厂里巡逻!”其他保卫干部都来了兴致。
“嘿嘿,我只是开玩笑嘛!”年长的保卫干部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大团结,分发给大家,“小兄弟,刚才我多嘴了,别往心里去!”
李小东接过,用火钳夹起一块木炭点燃,深深吸了一口,嘴角扬起:“等到几十年后,咱们的车辆就无需燃油了。”
“不烧燃油?那烧什么呢?柴火,木炭不成?”
“不对,是新型能源。”
“什么是新型能源啊?”
“电力!车上装上电池,一扭电闸就能行驶,你们说这神奇不神奇!”
“......”
这时,刚进门的张科长撇了撇嘴,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呢,电池也能算是新型能源?我家里老爷子在朝鲜战场上就缴获过日本人的电动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