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不宾于帝,咸宾于帝,下乙不宾于帝(《甲骨文合集》1402)
因此,商人在进行各类活动前后,贯穿始终都会进行祭祀问卜。以战争为例,当得知敌方入侵时,商人就会马上报告祖先神灵:
告£方于祖乙。(《甲骨文合集》6145)
商人决定出兵后,选任主帅是一件大事,在甲骨文中多见的是“册”,其中也包含祭祀神灵的活动:
贞沚££册告于大甲。(《甲骨文合集》6134)
因此,商人可能已有在宗庙中册封主帅或将领的仪式。在出征前也有告祭祖先的仪式:
贞令£伐东土,告于祖乙祊。八月。(《甲骨文合集》7084)
上述卜辞中的“告”是祭名,在讨伐东土的战争前祭告祖乙。除有“告”祭外,还有其他祭名与军事有关,如“衣”祭、“灌”祭、“乡”祭、“燎”祭等。如,战前“燎”祭王亥:
丁已卜,宾,贞燎于王亥十£,卯十牛,三请,告其从望乘征下危。(《甲骨文合集》6527正)
上一条卜辞是将十头牛放在大火上燎烧以祭祀祖先王亥,请求王亥的神灵跟随并保佑望乘所率征讨下危方的军队。还有其他卜辞说明,商代已经出现了在军事行动时携带祖先庙主随军的做法。根据文献记载,武王伐商时,曾载文王木主而行,显然与此类似。
商人在战争胜利返回后,也需要祭祀祖先:
乙亥卜,执其用?王受。大吉。(《甲骨文合集》26991)
用危方囟于妣庚,王£。(《甲骨文合集》28092)
其用羌方……于宗,王受又又。(《甲骨文合集》28093)
上述第一条卜辞记录用战争中俘获的俘虏祭祀祖先,后两条卜辞分别记载用危方和羌方的俘虏祭祀祖先。
商人祭祀祖先的做法一直传承在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当中,从西周以降,直至今日。比如在今天,不论白事,还是逢清明、中元、春节祭祀祖先,焚烧纸人、纸衣、纸钱,敬献各类肉食、烟酒、点心、果品。抑或日常生活中,小到自家盖新屋时杀鸡宰羊,灌酒于地,埋钱币于工地之下,大到大型工程开工前的奠基仪式或开工仪式,通过杀动物、放鞭炮、烧纸钱、奏音乐,抑或往地下埋点东西等各种行为,均是意图使诸事顺利。凡此种种,无不带着商人祭祀的印记。
参考文献:
张海涛.甲骨卜辞中所见商代的军事祭祀[J].殷都学刊,2020(3).
宋镇豪,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
张煜珧.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D].陕西西安:西北大学,2019(12).
杨谦.仪式与晚商社会——殷墟仪式遗存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济南:山东大学,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