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被害,我等还在这里为仇人效力,真是该死。吕蒙誓死为你报仇啊——”吕蒙的叫声酷似嗜血的野兽。
几条硬汉的嚎哭差一点引发江流泛滥——
“吴王对我等有大恩,此仇不可不报。我等提兵杀回吴郡,宰了孙匡,立吴王之子为王,也算是对得起先王的知遇之恩。”徐盛义愤填膺。
吕蒙道:“孙匡、司马懿一定要死。全琮更加不能宽宥。只是,我们这点军队,怎么能给大王报仇,怎么能扶王子登位?”
太史慈想了想,叹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吕蒙道:“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太史慈道:“吴王一死。孙匡、司马懿秉政。诸葛亮攻入会稽——吴国完了——”
吕蒙叹道:“我也知道吴国保不住了。可是吴王的大仇不能不报。吴王的王子我等不能不管吧?”
太史慈深深地注视着在场众人道:“刘璋投降袁氏,尚能保全蜀王爵位,子孙世袭。足见袁熙宅心仁厚,是个心胸宽广的。如今能保全吴国的也就只剩下这个办法了——
投降袁熙。要求他册立吴王王子为王。
这样的话,虽不能保国。
至少可以保住王位,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吕蒙早想到了,只是不愿意说出来,微微的点了点头。
徐盛道:“只是近日来连败袁兵,害的他们损兵折将,袁兵恨我等入骨,怎么肯接纳?”
太史慈道:“李典、庞德、张辽、张燕、于禁未尝不是袁熙杀父仇人。这样的人都能相容,难道容不下我等?假若不降袁熙,诸葛亮破了吴郡,我等再也不可能报仇,
而且,吴王王子也不可能富贵了。
我等死后有何面目见吴王与孙伯符将军。”
谷利道:“若降诸葛亮又如何?”
吕蒙道:“万万不可,诸葛亮一定不会为主公报仇,刘备更加不会册立王子为吴王。我等苦心将付之东流。”
徐盛击掌道:“我意已决,投降袁熙。只是——谁去做信使——”
太史慈道:“我去吧。诸君留在此处,等候消息。”
“大家快看,太史慈狗贼又来了,快,快去报告,准备弓箭——”
昨天出了纰漏,今日文聘特地加了两班巡弋舰队。
蔡中、梁兴正在江中巡视。
号角声、战鼓声同时响起。
袁军战船全都扬起风帆,瞬间数万弓弩手就位,五十条战舰把旗舰面前的水路尽皆封死。
发石机、排弩机朝向寨门的方向。
大将持刀持剑戒备。全军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
我气得差点吐血。
这个太史慈也太嚣张太不是东西了吧。
拿这里当菜市场了,说来就来,想走就走。“格杀勿论。”
五十条中型战船,在寨门排列,发石机准备完毕。
一声令下,就会摧毁敌舰。
同时大家发现了一个可气的现象。
太史慈昨天是三条船,今天竟然只有一条,而且他没穿铠甲,只是脑门上系了一条白布。
这——这分明是耻笑袁军无人吗?
袁军众将纷纷喝骂!
“准备——”文聘亲自在前指挥,手已经举了起来。
“寨内的袁将听着,太史慈是来投降的。我要面见晋王,请诸位行个方便!”
文聘哈哈大笑:“狗贼,你以为我们是三岁,投降?我看你是找死!”
太史慈急道:“文聘,我真的是来投降的,你行个方便吧。”
文聘眯缝着眼道:“晋王不会见你的,你受死吧。”
太史慈道:“我手上没有武器,也没穿铠甲,这里只有降书一封,请面交晋王,假若晋王不见,我立刻回去。文将军,国家大事,不可儿戏。”
最后这话倒是把文聘给震了一下,心想,万一他真的是来投降的,
我岂不是坏了晋王的大事,还是小心一点好。
命人上前取了太史慈的降书。
交给蔡中。“去,给晋王看看。”
我拿起所谓的降书一看。
登时站了起来,双手交给贾诩。
贾诩看罢,正色道:“事不宜迟,大王速速出迎。”
“善。”我迈步走出舱门,和贾诩、徐庶、陈到、甘宁一起乘小船出水寨迎接。
太史慈见晋王来到。
急忙在船上跪拜。
陈到庞德一左一右挡在我身前。
意思,是害怕太史慈诈降放冷箭。
贾诩摆了摆手,示意不必。
陈到、甘宁对视一眼,闪开身,仍持刀严阵以待。
我从两人中间穿过,站在船头。太史慈高呼千岁。
战船和太史慈的战舰轻轻相撞。
我从船头,跨到太史慈船头,俯身扶起来道:“子义来降,实在是天助我也!”
太史慈拱手道:“昨日惊驾之罪,晋王莫怪。”
我笑道:“听说,周郎曾经把子义撕碎的战袍摆在大厅,纪念此战。
我也把昨日的弓箭,视为心爱之物。可以和子义这样的猛将交锋,实在是荣幸。”
贾诩笑道:“子义将军,请。”
甘宁冲上来道:“太史慈,我也把昨天的战袍摆在房间里了,你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悍勇的战士了。”
太史慈笑道:“彼此彼此,兴霸的武功,让我叹为观止。”
太史慈哭诉了孙权的死因。并且提出了两个要求:
为孙权报仇,诛杀司马懿、孙匡、全琮、刘基等人。
二,攻入吴国后,保留吴王爵位,立孙权长子孙登为吴王。
“孙仲谋,雄才大略,容贤蓄众,江东归心。聪明仁智,雄略之主。
文武双全,弓马娴熟。以神武之才,兼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英雄霸业。
不想竟有今日之祸。司马懿、孙匡、全琮谋害主公罪大恶极,寡人必当诛灭其九族,以慰仲谋。
寡人要为仲谋发丧,披麻戴孝,祭奠吴王在天之灵。”
说着说着,我的眼前有些朦胧,竟真的为孙权的死,惋惜涕零,心酸难过。
毕竟,孙权是我认为中最和蔼可亲的君主了。
徐庶细听原委,赶忙吩咐蔡中、蔡和:“传大王令,三日之后,全军挂孝为吴王发丧。”
意思就是让他二人去置办白旗白衣。
二十万人不可能每人都披忠孝,光做衣服就要两个月!
每人弄一块白布缠在头上完事。
只是一众大将,全装缟素。
贾诩亲自动笔,撰写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祭文一篇。
准备在祭奠之时,晋王亲自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