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是N和警方的胜利吗?是正义的胜利吗?
可《死亡笔记》漫画最后一话的内容是——基拉死后一年,世界再次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当初抓捕基拉的那些警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而基拉的信徒们则自发聚集起来,为基拉祈福。
所以,到底谁胜利了?
另外,原作漫画中,月和L的形象其实跟后续的动画、电影等衍生作中并不一致。
这两个角色在漫画里是脱离普通人的,高高在上的,甚至可以说不近人情的。
而在动画、电视剧、电影、小说等衍生作里,编剧们为了让观众更加理解角色的想法,对他们的形象进行了改动。
哪怕是最还原漫画的动画也不例外。
比方说,为了让夜神月的制裁动机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动画第一话开头加了些渲染“这个世界烂透了”的场景,但事实上,这些在漫画中根本没有。
他最大的动机其实就是第一话的标题——无聊。
与其说月制裁罪犯是出于自身的正义感,不如说是出于一种“我是正义”的自我满足感。
而L呢?
他解决案件也并非出于正义感。
《死亡笔记》的真人版电影丰富了L的形象,将他塑造成了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
但事实上,在《死亡笔记》漫画完结后,大场鸫和小畑健二人还合作画了一话《尼亚外传》。
里面L明确表示,解决案件只是出于兴趣,并非正义感,是一种变相的游戏兴趣而已,所以他只接自己感兴趣的案件,并称自己是会为了通关不择手段、不服输且狡猾的人。
由此可见,L出场时宣称自己代表正义,其实只是为了激怒基拉而已。
此外,粉丝们津津乐道的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之争,其实也没有。
大场鸫在公式书里明确表示:“没有特别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东西……月的行为是善是恶,并非那么重要。就我个人来说,「月很邪恶」,「L也有一点邪恶」,「只有总一郎是正义」,大概这样……善恶论或意识形态,完全没有考虑过……从创作初期就决定好不去讨论,因为很危险,而且作为漫画一点都不有趣……这始终是一部享受计谋和心理战的作品。”
总结一下,没有友情、努力、胜利,也没有什么正义与邪恶。
夜神月的思想转变在第一话花了区区数页便彻底完成,之后几乎再无变动。
这一切都说明,《死亡笔记》的原作漫画是极致的故事本位作品——侧重推理和策略,几乎不去刻画角色的情感关系、精神内核、性格成长一类的东西,也不去探讨正义与邪恶。
它能大火特火的原因就俩字——有趣!
纯粹的有趣!
因而,只要两个世界审美接近,《死亡笔记》几乎没有不火的可能!
甚至,它火得超乎浅羽清志的预料!
前世,《死亡笔记》发表在2003年,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岛国人的生活,iPhone的诞生还得在三四年后,人们讨论漫画主要还是跟身边的人讨论。
而这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
那就是……很多人会羞于表达自己对这部漫画的喜爱。
毕竟,主角三观不正嘛!
要知道,岛国人内心戏特别多,特别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而表面上都是规规矩矩的。
前世,《海贼王》都受到了这种束缚!
是直到木村拓哉不断公开表示,自己喜欢《海贼王》,然后岛国人才开始觉得:啊,说自己喜欢《海贼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嘛,你看,连木村都说喜欢,那么,我是不是也能大大方方地表示自己喜欢《海贼王》呢?
自此,《海贼王》的影响力才算是从牢笼中挣脱了出来。
尾田甚至专门为此感谢过木村拓哉。
《海贼王》尚且如此,更别说《死亡笔记》了。
在大庭广众下说自己喜欢一部如此极端、如此过激的漫画,对许多岛国人来说是绝对NG的,他们怕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自己。
特别是在20年前。
因而,《死亡笔记》在岛国虽然没有被禁,但这种来自“三观正确”的束缚,终究还是限制了作品影响力的扩散。
可现在不一样了。
网上匿名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死亡笔记》那份纯粹的趣味性,借助网络挣脱了道德束缚。
再加上比之20年前快了不知多少倍的信息传播速度。
浅羽清志一觉醒来,看着自己翻了一倍,变成400万的关注数,陷入了沉思——晚上也有那么多人看漫画?
另一边,VITAL和VITAL+都麻了啊!
什么情况?!
这么过激的漫画,为什么这么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