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三次攻势
从现在开始希尔德想在奥匈帝国第五集团军内搞事就没那么容易了。
正如希尔德自己所说。
当一切看起来都还好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期望更加保守的策略,所以没有人希望希尔德再折腾出什么麻烦来。
除非一切变成西利丝特拉的糟糕局面。
不过希尔德现在的目的也已经达成。
顺便写了一封信给保加利亚,之所以这个时候发,也是因为从战争开始以来,保加利亚内部也因为参战还是不参战吵的不可开交,到这个时候希尔德再写信过去要求不参与会效果更好。
现在保加利亚还不到参战的时候。
当然。
保加利亚的事情也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奥匈帝国第五集团军的事情。
原本巴奇尚伊将军以为经过这件事后,其他的高层军官会对希尔德敬而远之,然而超出巴奇尚伊将军的预料之外,有许多高层军官乃至中层军官,都主动去寻找希尔德。
其实理由也很简单。
希尔德可不仅仅只是杀了几个军官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希尔德是以十一种语言对不同的部队和军官说话,向着整个第五集团军透露了一个讯息。
自己身为德意志帝国公主会至少十一种语言。
是很合理的事情吧?
因为奥匈帝国复杂的原因,将军级别要求会七种语言以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能够会十一种语言以上的希尔德自然成为军队的香饽饽。
不过这依然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当这些军官去找希尔德的时候,变相说明了这些军官的清白,希尔德掌握着军需部的全部文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以希尔德那种连校官都直接杀的态度,毫不怀疑希尔德连将军都敢杀。
敢去找希尔德的必然是身上没有污点,至少污点没被抓住的军官。
在找完希尔德之后,名声变相获得了提升。
对于希尔德来说。
原本从完全不属于奥匈帝国第五集团军的圈外人,变成属于第五集团军的一份子,包括莱托夫斯基将军这种级别都成为希尔德的追随者,这就是权力的互相赋予。
如果伴随着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
那很有可能会从军官去找希尔德能表明自身的清正廉洁,演变成军官不得不去找希尔德,来证明自己与贪污腐败无关。
迫使巴奇尚伊将军不得不再次下达命令。
禁止任何军官私下会见阿尔萨斯-洛林公主。
伴随着第五集团军权力的内部问题。
也可以逐渐看出塞尔维亚军队开始力不从心,奥匈帝国将会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
...
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战线已经成为这次伟大战争最为残忍,血腥的战场。
与东西线恐怖的伤亡数字不同,这个南线战场甚至陷入了糟糕的白刃战当中,对于精神方面都是剧烈的冲击。
在恐怖的近身搏杀当中,大量奥匈帝国士兵远远不如塞尔维亚士兵,导致精神崩溃。
不过哪怕士兵再强大。
在漫长的堑壕战当中因为后勤压力不可避免陷入劣势,原本奥匈帝国带来的斑疹伤寒,成为塞尔维亚要命的生物武器。
斑疹伤寒是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病和鼠斑疹伤寒在内的一组恶性传染病。
这可不像是西利丝特拉那种霍乱被严格控制住。
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战争可不会在意这个。
斑疹伤寒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扩散到平民当中,摧毁着整个塞尔维亚。
根据统计,大约有50万塞尔维亚平民感染斑疹伤寒,至少15万塞尔维亚平民死于斑疹伤寒,死亡率在15%到40%之间。
不仅是瘟疫。
还有奥匈帝国军队带来的QJ,抢劫,饥荒与屠杀。
在这片土地上。
深刻诠释了什么叫兵荒马乱。
似乎连上天都不站在塞尔维亚这一方。
9月底到10月初塞尔维亚开始下起连绵不断的大雨,让整个塞尔维亚道路都变成泥泞的泥潭,后勤车辆的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只要当奥匈帝国发起第三次进攻,塞尔维亚将陷入溃败。
不过奥匈帝国波蒂奥雷克将军并没有着急,他准备就以这样的缓慢攻势流干塞尔维亚的血。
这样的拉锯战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
当时间来到十一月的时候。
夏季的斑疹伤寒已经过去,塞尔维亚依然在下雨。
连绵不绝的大雨在拥有更好的后勤,更好的军靴奥匈帝国面前,塞尔维亚变得风雨飘摇。
1914年11月6日。
奥匈帝国发起第三次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