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炎回长安之后,西北的局面也是慢慢的稳定。
他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见了徐州郡太守,张朋,把他调任尚书省任职,然后又调郑宣入主尚书省担任丞相。
朝堂的第一机构里面一下子来了两个新人,自然是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尤其是尚书省丞相,那可是机构里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啊。
可是震动归震动,倒是没什么人反对。
原因很简单,这两个人大有来头。
张朋(404-469),河南许昌人,圣治五年(公元438年)五月份,被给予子爵爵位,上任徐州郡太守。
445年-456年任职尚书省成员,459年告老还乡,被封为伯爵,469年死于许昌,业文帝停朝三日,以为哀悼。
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的待遇?原因很简单,他有一个妹妹,张毓。
张毓(407-480),业宣帝吴立炎的皇后!
不得不说,宣帝吴立炎和皇后张毓的相遇相识实在是带着戏剧性。
公元424年,十八岁的吴立炎正在率领大周军队攻城略地,把邺城周围吊打了一遍,并且攻克了这个大城市。
进入邺城的时候,他在这里遇见了之前北魏南下攻击刘宋的时候掳掠来的张毓。
那一年张毓十七岁,正是貌美如花的年纪,只不过当时看起来有些灰头土脸(主要是为了防止被北魏士兵看上糟蹋)。
“时帝入城,路人皆惊,唯独后定立而视。”
面对骑兵的威慑,张毓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虽然说这个举动看起来有点木讷,但却得到了吴立炎的欣赏,紧接着就点名道姓让她来伺候自己。
本来只是想当个婢女使唤,谁曾想等张毓洗把脸,梳妆打扮好之后,直接惊艳到了吴立炎。
十八岁血气方刚的吴立炎直接就想拉着张毓却办事,但张毓以死相逼,说自己不是随便的人,如果想和自己一起,那么就需要明媒正娶。
听到这里,吴立炎就直接答应了,然后真的在邺城和张毓大婚,虽然并不是很热闹,但也是轰动了邺城和周边地区。
在长安的吴承宗知道后本来是有些不满的,主要是嫌弃张毓出身低微,可王后宋青玉却说:“陛下,你我夫妻,皆起自微末,何以嫌弃他人?”
有了这句话,吴立炎才是彻底把张毓扶稳在太子妃的位置上。
关于皇后张毓的话之后再说。
现在回到刚才的话题,讨论一下另外一个人,郑宣。
郑宣(383-449),当时的河北文学大家。
北魏时期就把他奉为一代宗师,年轻时候的郑宣胸怀大志,想报效国家,但碍于他汉人的身份,在北魏是很难被委以重任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崔浩。
吴英六岁的时候,吴承宗为自己的孙子挑选老师,第一个就是选择了郑宣。
由此可知,他的影响力以及身份。
那就是永王的老师。
这两个人一个吴英的舅舅,一个吴英的老师,并且都是坚定不移的永王派。
他们两个调入尚书省,意思不言而喻了。
吴立炎调集他们一起进宫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
“尽力辅佐永王。”
有了他们,吴英势力自然是越来越强,但吴立炎还是心疼自己的两个儿子受了无妄之灾,但他很有智慧,并没有直接下令,让吴熙吴欢恢复之前的情况,而是让吴英过段时间再亲自发文,这样子顾及了他的威严。
吴英心里不爽,但也只能照做了。
就这样,朝堂看起来平静了很多,事实上也是如此。
尧圣元年就在暗潮涌动之中结束了,这一年里面,大业帝国开疆扩土,控制西北,威慑西域和草原,武德充沛。
一转眼就来到了尧圣二年(446年),这一年正月十五,吴英一派的官员就开始上书,希望吴立炎立太子。
不仅如此,后宫的皇后张毓同样是和吴立炎提了太子的事情。
虽然吴立炎还想考察一下吴英,但看情况,似乎不行了,毕竟接下来他还要继续御驾亲征,留守吴英终归是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所以他无视了甘赢等反对派的请求,于二月初九正式祷告上天,祭祀祖庙,立嫡长子吴英为皇太子。
这一天,吴英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位置,时年十九。
不得不说,接下来吴英的心也是收了,没和自己的亲兄弟阴阳怪气了,一时之间,也是兄友弟恭起来,关系反而是融洽了许多。
只不过四月份的时候,他依然是让吴欢离开了洛阳,到了宜阳上任,可以理解,毕竟洛阳比较敏感。
吴立炎的文官班底就是在洛阳培养起来的。
紧接着到了六月份的时候,甘赢上书,表示东都洛阳已经彻底完善,并且迁入八万百姓,安居乐业。
迁都之事,已经就绪。
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吴立炎大为开心,并且宣布,洛阳地区极其周边,免税三年!
然后就让文武百官准备迁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