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回过头看看何大清的房子,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慢悠悠回家了。
四合院前院
阎解旷跟着阎埠贵在弄暖棚。
阎解旷想种草莓,但阎埠贵听都没听说过。
爷俩就弄点现在有的,辣椒,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丝瓜,冬瓜。
南瓜是阎解旷要求的,跟阎埠贵说,南瓜是菜,也是粮,而那些只是菜。
阎埠贵对于天才的儿子还是很信服的,那么多书,那是普通人能看完的吗。
一听是粮,就更上心了。
爷俩忙前忙后,杨瑞平心里高兴,感觉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平静而幸福。
王主任上门的时候,就看到满身都是土的爷俩,被逗的哈哈大笑。杨瑞平都不好意思了,赶紧让进屋,然后开始收拾爷俩的卫生。
王主任喝了口茶,跟阎埠贵说:“今天找你,是跟你通个气,现在四九城人员突增,轧钢厂又要扩建,新来的人员有点多,这房子有点紧张,这之后的日子,陆陆续续会安排人进来,这人来人往的,你这前院,要重点防范啊。”
“哦,放心,王主任,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不过,人得街道的人带着进来啊,这突然来个人搬进来,我们也拿不准不是。”阎埠贵回道。
“那是自然,肯定是街道的人员领着的,这我也去后院跟一大爷二大爷通个气。”王主任说道。
阎埠贵再次保证一定配合。
“对了,下个月,粮食要定量供应了,各家要登记,每家发粮食本,以后每个月就按粮本的量,定向供应了,你家早做准备,这是看在李大爷的面儿上提前跟你通个气。”要走到门口时,王主任压低声音跟阎埠贵说。
阎埠贵心里一惊,嘴里说着感谢的话。
王主任走了,杨瑞平走过来问阎埠贵,说道:“老伴,王主任啥意思啊,粮食为什么定量啊?那还够吃吗?”
阎埠贵心里也慌,说道:“定量,就说明不够,要不为什么定量。看来以后不好买粮食了,这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咱家趁现在得囤点粮食。”
杨瑞平也点头同意,并表示,明天带着老小回乡下,跟父母也说声。
阎埠贵说:“我也到处跑跑,看能买的都买了”
五三年十月中四九城东三元村
杨瑞平第二天就带着阎解旷回娘家了。姥姥家就在三元村,他姥爷也是逃难来的,是外来户。姥姥家的房子在村子的外围,距村子还有点距离,房子建在半山腰处,两进院子院子左边是菜地,右边是山地,就做了果园。
姥姥和姥爷都是会过日子的人,院子打理的相当精致,鸡舍,鸭舍,猪圈,后院的葡萄架,井井有条。后院还有一片菜地,也不能叫菜地,里面啥都种。
阎解旷很喜欢姥姥姥爷,也很喜欢两个舅舅,舅舅也很宠着他。大舅二舅都已经成家了,大舅杨瑞安的媳妇叫李红玉,生了一儿一女,老大杨东虎九岁了,小名小虎,女儿杨东乐,五岁,小名乐乐。二舅杨瑞君的媳妇叫韩美玲,生个小子杨东南今年八岁了。
阎解旷还没到大门呢就高喊,“姥姥,姥爷,姥姥,姥爷,我又来了。”
大门没关,三小先冲出来了,“弟弟!”“弟弟!”“弟弟来了”。一下子围了过来,他们也很喜欢弟弟,因为弟弟总是能做出各种玩具。
“哥哥,姐姐,哥哥!”阎解旷也兴奋异常。
阎解旷觉得四九城就是个牢笼,到处都是束缚,来到这里,就有点肆无忌惮了。
姥姥和姥爷也出来了,看着外孙喜笑颜开,一群人高高兴兴的进屋了。
杨瑞平回来都是住后院西厢房,那里也有阎解旷的一间,因为他把大舅的木工工具占为己有,弄了间木工房,为了给三小做各种玩具。大舅看完玩具就再也不碰木工活了。
姥姥姥爷也啧啧称奇,这外孙才多大,这是天才中的天才,杨瑞平也解释说,这老小不到一岁,就跟着原来宫廷造办处的大工匠学手艺。
三小围着阎解旷,叽叽喳喳说着村里的趣事,杨瑞平把二老扶进屋说话去了。
阎解旷的乡村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