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听到请命声,为之错愕了一下,待看到是殿门外的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后,为之动容,这两人率兵突围的确很合适。
杨倓看到杨广的神情变化,心中一紧。
宇文述这个时候站出来与他争抢率兵突围一事,俨然就是想要让宇文化及兄弟俩借此机会立功,以便恢复原来的身份。
虽然历史上宇文化及兄弟俩会恢复身份,且一个作了右屯卫将军,另一个则作了将作少监。
但那是在一年之后。
这二人借用这次机会提早恢复了身份,掌握大权,不是什么好事。
而这次机会,杨倓必须抓住,利用雁门之围这次生死存亡的危急时机,着手建立自己的威望,才不会引起杨广的猜忌。
机会一旦错过,以后在杨广死前想要建立威望而不被猜忌,很难。
在杨广再次开口前,杨倓先一步道:“陛下,突围送出勤王诏一事,万万不能让他们二人统率。”
“为何?”杨广疑惑的看向了杨倓。
杨倓道:“他们二人有罪在身,且为奴,其因便是昔年违反禁令私自与突厥有勾当,如今突厥大军围城,却让他们二人率兵突围,跟随的将士会作何感想?”
不需要杨倓再解释,杨广也是想明白了。
到时候,将士恐怕会疑心二人会不会趁机去投靠突厥。
宇文述的眉头一皱,眼中闪过冷意。
他两个儿子下罪为奴,的确是因为当初违反禁令,但也只是与突厥交市,并非是与突厥有多大不可告人的勾当。
杨倓当众说他两儿与突厥有勾当,性质就严重了。
这其中就隐含有谋反之意。
如今的杨广,最不喜欢听到的就是有人有反意,若因杨倓的一席话让杨广往这方面去猜忌了,对他两儿极为不利。
到时他也会被猜忌,受到牵连。
宇文述当即道:“陛下,大敌当前,士气为重,燕王此言过于耸听,一旦扩散出去,有乱士气,后果不堪设想。”
“化及与智及率兵突围送出勤王诏,不仅是解现下燃眉之急,更是以表耿耿忠心,对陛下之心如初,绝无异心。”
跪在殿门外的宇文智及,抬头怒视了杨倓一眼。
宇文化及阴冷的盯了杨倓一眼,但他掩饰的很好。
他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向着大殿中龙椅上的杨广道:“陛下,奴的忠心天地可鉴,若有异心,奴死无葬身之地。”
杨倓心道,你的誓言倒是挺准。
历史上的宇文化及,在公元619年被窦建德斩杀,应验了死无葬身之地。
“宇文爱卿一家的忠心,朕了然于心。”杨广微微点头,对宇文化及一家的忠心并不猜疑。
接着杨广又转头看向了杨倓,轻责道:“仁安,大敌当前,勿要说出这番有乱士气之言。”
这一席话便可看出,宇文父子三人深受杨广信任。
而杨倓虽然颇受杨广钟爱,但在杨广心中的地位,还是比不上宇文父子三人。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
在江都之变时,杨倓已经知道了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要谋反弑君了,前去向杨广汇报,但杨广不理会,连面都没有让杨倓见一面。
见着杨广训责自己,杨倓也“乖巧”的摆出受教的模样。
他手中还没有任何“力量”,可不能顶撞杨广。
接着杨倓向杨广道:“陛下,许国公刚刚说的对,大敌当前,士气尤重,因此,由仁安率兵突围,比派任何人都合适。”
“为何?”杨广疑惑道。
杨倓道:“仁安乃是太子昭长子,陛下的长孙,若由仁安率兵突围,那就是代表陛下的意志。”
“守城有陛下亲自坐镇,给以了军民强大的信心,若再由仁安率兵突围送勤王诏,更会让军民有信心,用命守城。”
杨广听之动容。
这些话说的很对,若军民知道连杨倓这种地位尊贵的皇孙,都拼死突围送勤王诏了,更能激起他们用命守城。
但杨广却有些迟疑,“你素来重儒轻武,虽说这一年时间加强了练武,但时日尚短,年龄也幼,仓促率兵不合适啊。”
杨倓昂扬道:“陛下,昔年北魏拓跋焘,十五岁便率军出征,一举杀退了柔然大军,打出了国威,他北魏拓跋焘可以,我大隋皇族为何不可?”
“昔年北魏只占据北方,而我大隋南北统一,远远强大于北魏,身为大隋皇族,岂可弱于北魏皇族。”
一番豪言,令杨广有些心动了。
杨倓继续道:“比之拓跋焘圣明勇武不知凡几的陛下,十四岁便任武卫大将军,后又任行军大总管,南平陈朝,北御突厥,开创大隋统一大业,这是比肩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啊。”
这一翻恭维的话,直接说到了杨广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