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李俊此举,目标不只是富民、民心,而是希望刘备南遁时,这些百姓能够自愿跟随。
虽有算计之心,但确实有利于民。
他连连颔首,表示明白。
李俊取出竹片。
他这边的竹片所载不是愿意让官兵帮忙翻耕、松土的人家,而是一路过来,需要疏通的水道、沟渠。
他脑中迅速有了行程规划。
不过。
李俊倒想起一件事。
东汉时期,似乎还没有浸种催芽、育种分秧的意识,更多是种子直播种植,移栽倒是在《四民月令》中有所记载。
育种分秧能让稻株更健康,而且还不占用土地,实现冬小麦和水稻轮耕。
操作得当应是可以实现的。
“百姓那边很难照顾到,但军屯这边肯定可以。”
……
下午,新野县县衙。
“子章学究天人,备还要让你去做这些,真是大材小用、惭愧万分,明日不如让其他人代办就是。”
刘备握住李俊的手。
李俊摇头:“农田无小事,转上一圈才能放心,此乃俊后续安排,请主公过目。”
刘备接过竹简。
上边文字刻的很是精细美观。
他一字字看下来。
随后,刘备不解地问说:“子章,这浸种育苗、育种分秧有何益处?”
“浸种育苗、育种分秧可筛选差种,确保出苗,生长也更快,若操作得当,甚至可以做到麦、稻轮耕。”
李俊道出两者好处。
刘备听了立即大喜:“既有这等好处,何不立即施行?”
“主公,此法虽好,但条件苛刻,需不少人手及测试检验,俊提及此事乃是为之后准备,并非今年要用。”
李俊解释。
刘备大失所望,但细细一想,他不禁点头,越发信任李俊。
“农事需谨慎,子章考虑周全,反倒是备蒙昧无知了。”
“哪里,主公需眼观全局,此等小事无需挂怀。”
李俊随后又汇报了关于疏通沟渠的事项,讲出自己策划的疏通路线,之后的事就与他无关了。
他得去屯田区看看。
要不然,光关平一人,即便有提前嘱托,怕也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刘备仅是听着,并不反对,很是信任。
听罢,他笑道:“我听子龙说,你收了一名聪慧却口吃的孩子作书童?”
“此子名邓范,天资聪颖、胆魄不凡,虽不通人情世故,但惜其年少尚可培养,若教导得当未必不能当传人。”
李俊如实回答。
“备得先生,真如鱼得水也!”
刘备没想到李俊是这般想法,心底不免有几分高兴。
他也重视人才培养。
但是。
他能培养的,仅限于他了解的领域,或是为人处世上给予指点。
李俊则不然。
作为司马徽学生,学问肯定不是问题。
别人且不说。
关平要是能从他身上学到一些本事……
那云长也算后继有人。
刘备越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