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稿子一共将将十万字,算是个中篇,前后花了十多天,陈冀决定投给沪上的《收获》,笔名叫做“文抄公”,搞钱嘛,不寒颤!
薄薄的一沓,似乎少了些什么,陈冀又找来颜料和画笔,酝酿了半天,设计了个封面:右上角一只藤蔓伸展下来,几片绿叶,衬托着数颗荔枝,有红,有绿,最当中那颗硕大的荔枝,纹理清晰,被扒开一半的果皮鲜红,露出里面雪白的果肉,粉红,晶莹。
那一瓣瓣掉落的果皮,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铺陈开来,那红,就像血一样。关山万里,云遮雾锁,一骑锦衣奔驰在路上,马蹄下是绵延不绝的荔枝和荔枝壳,就像一个血管在通向远方…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偷书是为了换酒钱。作为这时代不多的精神食粮,书籍是每个有追求的人都不可或缺的。就靠着每月寥寥的工资,买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偶尔为之尚可,久了可是负担不起的。
买不起,大家读书只能靠借阅,图书馆,单位,同事,朋友,换书看也是一种社交方式。若是一本书太精彩,买不到,不忍释卷怎么办?那只能是笔耕不辍,手抄本啊,这是另一个传奇的存在,自古有之,红楼梦的流传,据说就是靠手抄本。
有没有既好又便宜的书?1952年,全国第一家国营古旧书店成立,即位于琉璃厂东街的中国书店。1958年,中国书店又合并了燕京全部111家私营古旧书店,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国有古旧书店。
如果有人想找一套丛书缺的一本,或是机关、学校的图书馆想找一全份的报纸,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旧书店、旧书摊儿“捡漏儿”,旧书、旧报得到了利用,读者互相调剂了有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化生活。
由于历史原因,古旧书业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走下坡路,市场萎缩,旧书店或拆迁或关张转行。
读经济学是需要有海量的知识积累,有很多像资本论和国富论那样的必读书单。买不起,图书馆借阅又抢手,登记排号,等待借阅的名单犹如黄河之水,连绵不绝…
唉!白嫖是没可能了!只能自己去淘换旧书了!捏着兜里硕果仅存的几张票子,陈冀和同学们最近流连在各处旧书摊。
不能一个人各行其是,必须大家一起来开列书单,每人负责买一本书,看完后再和别的同学交换。这样就花了小钱办了大事,资源利用最大化。
能考进燕大的学生,学习能力都是很高的,除了课堂内容,每个人都在积极阅读各类书籍,如饥似渴的汲取营养。
正式开课已经一周了,课程表大多数是些基础知识,通识教育。像数学和英语等内容对陈冀来说太简单了,开课没几天他就和系里要求调整学习课程,把英语课换成了阿拉伯语。
阿拉伯世界以后是国际外交上的风云必争之地,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后如果要从事外交工作,难保不会和那些骆驼打交道,熟练掌握阿拉伯语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