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建安五年二月底,黄河、卫河与济水多处决堤,洪水泛滥,肆虐冀、兖二州。
袁曹两败俱伤,被迫暂息烽火、且罢刀兵。
旬月之后,邺城收到安阳、顿丘、荡阴等地军报,才知道整个冀南已经一片狼藉。
袁绍大为震怒,将夏昭两营兵马损失的罪由,归咎于审配,要将他下入大狱。幸亏逢纪等人苦劝,加上曹军此次伤亡也十分惨重,袁绍这才息怒,作罢此事。
其后,内黄令尹楷作文书送到魏郡府牙,对洪灾一事做了详细说明。太守袁怀(表字春卿)见事有蹊跷,又转呈州牧府定夺。
尹楷的文书中,不仅陈述了高堤被掘、黄沟倒灌的事实,更分析论断,直接将卫河的洪灾归为人祸。此事遂引起冀州一众谋士议论纷纷,袁绍赶紧让大将军府司马荀谌彻查。
唯一让袁绍稍感慰藉的,是新任黎阳县尉田钧送来的捷报。
报文中阐述,虽然曹军大将于禁在大性山设伏,但是被田钧识破。于是与县令审荣率部绕过大性山,并在洪水泛滥之前,趁于禁不在,亲自率部血战,攻破了驻马川。
于禁既然前去设伏,驻马川上曹军留守的兵马肯定不多,这一点袁绍心知肚明。
但在满州报忧的文书中,好不容易收到攻破敌寨的消息,还是让袁绍内心升起了一丝得意:至少在与阿瞒的此次交手中,自己似乎占了上风。
袁绍当即欲让田钧行奉义校尉一职,不料话音刚落,就被沮授等一众谋士以“钧功薄蝉翼,且稚气未脱,恐诸将不服”为由阻止。
袁绍无奈作罢,派人对田钧的养父、困在狱中的田丰,进行口头宣慰,却丝毫没有放人的意思。
田钧小小的胜利,引起冀州众多异样的目光,尤其以审配、逢纪为最。好在审配至少从文书中,听到了审荣还活着的消息。
同月,大将军府征调并州、青州、幽州刺史部,派出大将淳于琼(表字仲简),统率韩猛(表字莒子)、眭固(表字元进)、吕巨(表字威璜)、蒋奇(表字义渠)、何成五营兵马入驻安阳。
洪水过境之后,于禁立即率部下了大性山。
这一战,真是将他折腾个够。
由于长时间宿营在野,又没有带足粮草,曹军只能打野味充饥,啃草木裹腹。一连三四日,将整面大性山霍霍一空。
士卒们饥饿难耐,最后只能从洪水中打捞牲畜、死尸,剖解分食。结果又引起疫症,导致爆发营啸。
本来就损失惨重的于禁,结果又因此折损千余兵士。整整一营兵马,莫名其妙损失一大半。于禁是又气又恼,只能在洪水过后,带着士气低落、有气无力的残部,艰难地赶赴驻马川营寨。
好不容易来到营地附近,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又被田钧率部伏击一阵,丢下数百人马,损失惨重。于禁咬牙切齿,可恨自己辛苦经营的营寨,平白无故的便宜了田钧。
但是驻马川易守难攻,又不知被哪个短命的浑人立下十余处壁垒,使于禁望而生叹,不敢攻打。加上军心涣散,他只好自认倒霉,无奈的领着部曲,又投黎阳而去。
田钧站在坡顶,望着那鼓馁旗靡、一蹶不振的曹军,脸上笑意绵绵。
“你刚才若是放于禁上山,半路而击,只怕他损失会十分惨重。”
李典立在身旁,努力望向那军心涣散的部曲,想极力从中辨认出其兄长李整的身影,随口问道:“如果我所料不差,你是故意放他离去?”
田钧闻言不置可否,并未就伏击于禁一事多费口舌,而是话锋一转,反问起了李典:“此前,你我曾经约定,如果你兄长李整在世,你就去问一问他,关于你投效我的事。”
说罢,田钧略微停顿,扭头看向李典。
这几日,经过与李典多番接触与交谈之后,使田钧确信:盛名之下,果然并无虚士。李典之才,足以付任一方。
于是温言问道:“我有意让你去黎阳打探,不知此事,曼成可还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