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怎么了?”
正在等着朱载坖递过来方子的李时珍,也被朱载坖此刻的迟疑,犹豫了起来。
朱载坖定了定神,他忍住心中的猜测又将安神汤的方子递给了李时珍。
朱载坖说道:“无事,本王只是好奇铅丹的作用。”
李时珍小心的接过朱载坖递过来的方子,然后回道:“王爷,铅丹解毒镇惊,反正之功,作为安神之药,效果显著。但不可多服,恐伤人心胃耳。”
朱载坖看着李时珍认真的表情,心中也暗暗猜测起来,看来李神医对铅毒的认识还是非常表面的。
但细细想起根由,朱载坖觉得这也不怪李时珍。
毕竟大明朝的基础科学才哪到哪?所有的技术,不管是医药,还是匠工等,都是一次次摸索而成的经验科学,对于物质和原理深沉次的研究,碍于科技的手段,也一直都是雾里看花,不能探究本质。
所以,李时珍对铅毒的认识不足,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朱载坖却不能这么简简单单的就这么放过。
朱载坖幽幽说道:“不知李太医可听闻过极西之地有一个古国号为大秦,兴起于两汉之际,地跨数万里之遥,比之我中原历代之国都不遑多让,然如此兴盛之国,却在几百年后轰然倒塌,进而分裂成为无数小国,至今还陷于诸国混战之际。你可知此国为何会土崩至此,不负再有?”
李时珍听到朱载坖这话也是一脸懵逼,极西之地的大秦之国,好像只是两汉之际的一个传说,至于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情况。所以至于它怎么土崩,李时珍哪里会清楚?
一旁的高拱同时也露出了一個思索之情。作为翰林院学士,高拱自然是博览群书的,对于极西之地的大秦之国,高拱还是有些印象的。
毕竟嘉靖皇帝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皇帝,早年间嘉靖皇帝下诏重抄《永乐大典》,作为翰林院学士,高拱自然也是避不开这场浩大的文化壮举。
因此在这段经历里面,高拱的眼界也被这部成书于一百多年的旷古之书极大的开拓了眼界,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意义。
所以在对极西之地上古时期的大秦传说,高拱还是了解的多一些的。
高拱站在一旁回道:“臣知道极西之地的大秦之国,前段时间臣与翰林院同僚等奉命重抄《永乐大典》,有幸博览成祖朝时煌煌巨著,进而多了解了几分极西历史。臣以为极西大秦之国,之所以土崩不复,原因在三:”
“其一,极西大秦之主笃信于教,致使王权暗弱。其二,极西大秦之王残暴不仁,近亲而婚,视为乱淫,致使礼崩乐坏。其三,极西大秦地域广而法不一,未能效我中原之国书同文,车同轨之法,统一度衡人心,致使人心未能附。”
高拱的总结的很到位,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罗马帝国的衰落做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评论。这也评论放在历史的框架之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