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大小孩,就得给他们方向刺激。
一连教了八天,所有招式动作教完,共计一百一十八招,下面就是整体招式的熟练纠正,让他们自己练习。
在此期间,许青阳已将招式连贯。
用数据对照的结果,就是能没有迟钝的将一套百余招的拳法,快速打出整体“65%”左右肢体还原度。
这拳法连贯后,似乎还暗合了一种呼吸节奏。
智能多次分析确认无误,许青阳来了兴趣,通过对这种呼吸法一点点的把握领悟,他的拳法效果开始有所不同,体内的肌体气血模仿度,一跃突破20%。
参照的目标,自然是王教习的深层数据。
就算只有百分之二十,效果也是比一般人突出太多,每次打完一套拳法,扫描数据,浑身全是异常反应,每一个地方都酸涩疲倦,肚子饿的非常快,一顿饭能干掉成年人的百分之一百五,身体的各项发育数据,在快速增长。
练得多了,许青阳渐渐发现一个问题,这拳法很多招式他用出来不协调。
刚开始他感觉是自己的问题,尽量纠正来契合智能采集的数据,但后面让智能持续分析,他能不能通过练习,百分之百做到还原,结果是不能。
动作采集是王教习的模板,不说深层次的体质差别,高低胖瘦,骨骼大小形状就不同。
王教学的拳法,肯定教的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人,人的内外结构大致相同,却并非标准化生产的东西。
所以人和人之间,一旦精细化区分,不可能参照一个标准来,一门能够普及的武学,自然有他的大众适应性,却不能真正的契合每个人的情况。
为什么自创武学的通常能练到理论巅峰,后来则却是不行。
道理是很简单的,契合度偏差。
前人在创造功法的时候,参照的第一标准,就是自身方方面面,以自身情况为基准。
发现这个问题,许青阳自然是想要纠正,可他缺乏数据支撑,智能芯片不是神,没有足够的底层数据,对照资料是上辈子,没有超凡存在,计算逻辑和这个世界的知识结构,大多数都是南辕北辙。
比如这套拳法,智能分析的结果是,身体最终承受不住。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需要自己采集本世界的知识体系,丰富资料库,用本世界的东西为基准去运算。
基于此,他对自己未来的主线任务,有了个清晰认知。
目前的话,就从采集多样性样本,重组这套拳法,完成1.0版本改造开始。
收功休息一会儿,许青阳目光扫过身边簇拥的几名小弟,眼神透着的光泽,看的几个小萝卜头菊花夹紧,不知所措。
“许师兄累了没有,咱给你揉揉腿怎么样?”
许青阳确实有点累,欣然点头,找个台阶半躺下来,三名高矮胖瘦不一,歪瓜裂枣的小弟赶紧上前,一人一条大腿胳膊,手法娴熟的开始操作。
“哼,有什么好得意的!”
舞岩三人组,进化成了五人组。
看着地上半眯着眼享受的许青阳,个个极为不爽。左右观察,正好教习不在,舞岩上前道:“许青阳,你敢不敢再来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