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放心我没事,这里的人对我可好了,嗯嗯我知道,妈你......”
望着一点信号都没有的手机,骆时无奈的摇了摇头,在这里想完整的打一个电话,得先花两个小时上山还不一定有信号。
这是他来贵省山区支教的第三个月,当初一起来的还有一位男老师,没到一个月就受不了跑路了,只剩下骆时和泗水小学的校长还坚守在这里。
没办法,太苦了,这里两年前才通电,运送物资只有靠着人背,他们进来的时候大巴转摩托,又走了将近两个小时山路才到学校,脚底板都磨出两个水泡,习惯了城市便利的生活,不是谁都能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条件。
那个男老师走的时候也劝过骆时,可他想起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骆时犹豫了,辗转一整夜还是决定留下来再试试。
这个学校是周围六个村子里唯一的小学,能用的教室只有五间还得分出一间给骆时当作宿舍,操场别说什么橡胶跑道了,全部都是泥巴地面,一下雨,那场面可想而知。
学校里只有32个学生,四年级8个,三年级13个,剩下的都是二年级的学生,再小就没有适龄儿童了,五年级往上都送去几十里外的的初中寄宿,一个学期都难回家几次。
“骆老师,吃饭了!”
说话的是校长李江燕,一个慈祥的阿姨,四十多岁看起来比城市里五十多岁的大妈还要苍老,她在泗水小学教了一辈子书,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们走出大山。
“诶,来了。”
碗饭饭很简单,只有一些青菜和稀粥,好在是自己种的纯天然无污染。
晚饭过后,骆时回到自己的宿舍,同时也是他的办公室,里头放了一张单人床,一个缺了一半门的木柜子和一个书桌,书桌腿是断的,骆时自己找木棍钉上,又垫了一块石头才勉强不那么晃。
拉开电灯,骆时开始写教案,为明天的授课做准备,四年级和三年级是一起上课,有些地方得提前理清楚才好安排时间。
夜渐渐深了,村子里已经陷入黑暗,唯独学校里还亮有一盏微弱的灯光,骆时揉了揉有些酸胀的胳膊,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看了眼手表,已经十一点多。
借着手电的灯光,骆时从井里打了点水洗漱,然后上床睡觉。
......
清晨,骆时和李江燕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们,他们之中有些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等人都来齐了,李江燕才松了口气。
早读时间,骆时带着孩子们朗读古诗,路过的村民听到都露出幸福的笑容,特别是那些有孩子在里边读书的,似乎腰杆子都直了不少。
“下面是三年级的课,四年级提前预习。”
先上三年级的课也是有好处的,能让四年级的学生加深记忆,孩子们也都习惯了这种上课方式,骆时还没来之前,李江燕一个人带三个年级的孩子,那时候比现在时间更紧。
“昨天教你们的古诗会背了吗?谁先来做个示范。”
“我,老师我会。”
四年级成绩最好的女孩,刘红梅举手,得到骆时的示意后站起身。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刘红梅带着很重的口音,尤其是英语发音,这也没办法,骆时已经很尽力的教他们普通话,可是效果并不好。
“很好,其他人呢?都会背了吗?”
......
全部背诵完毕,只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还不会,骆时拿起戒尺对着他手心打了一下,并交代下午上课会让他在课堂上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