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是他另类,他从小腿就不好,不怎么出门玩,自己弟弟是顽皮捣蛋的,天天在外面上蹿下跳,自己妈在食堂当大师傅,这时候女的大师傅还真不多,在灶上干的那可是体力活,手臂每天回来都酸软,在家都不做饭的,就从食堂带吃的回来。这家里的针线活就只能靠胡建华了,反正他坐得住。
胡建华没了临时工的工作,就找了几本基本剪裁的杂志,看了起来,自己琢磨着做了一些衣服,开始是给自己穿,接着像点儿样子了,就做给小姑穿,小姑穿去买菜买东西,就能拉回生意来。
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在家里零星接几件,主要是纯手工制作,效率太低,但凡有时间要求的,都不会找胡建华,找胡建华的,往往是有着试试看,图个便宜,但就是这些零星的单子,也让胡建华有了希望,这就是纯手工赚钱了。
为了让效率提高,胡建华咬牙找人买了一台旧缝纫机,腿是跛的,但不影响踩缝纫机,胡建华的效率提上来了,结果找他做衣服的人增加的更快,半天裁剪,半天踩缝纫机,还是赶不上。
正巧,小姑那边的学徒工工作被师傅栽了一口锅,转正的时间又要押后,还被车间主任在车间大声批评了一通。小姑气得在家里哭,胡建华就说干脆小姑也别干了,就回来,夫妻俩一起做好裁缝铺,这时候胡建华都已经在镇上的这条主街边上租了一间小铺面了。
胡建华的妈觉得不行,两夫妻,自己儿子的那个是临时工,不干就不干了,媳妇这个,就算现在是学徒工,但以后总能转为正式工的,铁饭碗丢了,太可惜了,也不稳当。
小姑也觉得不能自己受了委屈就丢了工作,但帮自己丈夫一下还是应该的,就晚上下班回来学习踩缝纫机,裁剪自己不行,按着线缝衣服还是可以的。一段时间就熟悉了,晚上干几个小时,夏天的简单衣服能做好两件,也算是给胡建华提高了不少效率。
两个月下来,胡建华和小姑一起算了一笔账,小姑每天做三四个小时,胡建华就敢多接几单生意,就能多挣三五块钱,一个月下来,不说多的,四五十块总是有的,而且衣服是季节性的,跟风的,生意并不是平均分布的,小姑这种零敲碎打的帮忙,对短时间的多个订单帮助不大,若是能专职做,一个月怎么都能多整个百来块钱,这就比小姑做正式工的工资还高多了。
而且,若是小姑能一起全职干,胡建华想把布料生意也做起来,从外地进一些布料,客人来做衣服,也不是都带着料子来的,还有人是在店里看到漂亮布料,忍不住想做一件的。布料可以赚一笔,裁剪缝制又可以赚一笔,这收入就增加了啊。
小姑的车间师傅,又一次在自己偷懒出去抽烟,忘了按照操作规定做事想让小姑背锅时,被临时有事来车间的厂办主任逮了个现行,小姑的师傅这下在车间【露了脸】,他上次赖给小姑的锅,虽说还是不能说清楚,但大家心里也多少有了判断,小姑就趁着这次,干脆辞了职。
现在小姑在铺子里已经干了大半年了,自己除了缝纫衣服也早就能熟练接待客人,中午这会儿,小姑父胡建华是回家给老母亲做饭去了。铺子后面有个小间,一般就是守夜住的,有个小炉子,可以烧些热水,做些简单的吃食,放了些鸡蛋挂面,平时小姑和小姑父胡建华还是分一个人回家去做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