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xpaoz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诗相 > 第七章 《愁》

第七章 《愁》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系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作品,是他小令词中的压卷之作,是词牌名《浣溪沙》中的代表作,从作品内容风格来看,类似于唐诗中的闺怨诗,描写的是女子在轻寒时节里所发生的寂寞哀愁,以名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最为世人所熟悉。词的上阙写春寒料峭的时候,刚刚亮的阴天像是在深秋时分,女子独上小楼,屋内淡烟流水图的画屏显得格外清幽,下阕描写小楼窗前的景象,看到落花随风轻飘起舞,无边无际纤细小雨,触目伤情。词中名句是作者运用他纤巧的笔触,将不相涉的花与梦,雨与愁联成组,将具体的景象比喻成抽象的情感,以容易捉摸的事物熊蓉难以描绘的事物,且词人未采用惯用手法,不说梦似飞花或愁如丝雨,反其道而用之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雨与花联合而成佳句,还有晏几道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都是用语惊奇,特别具有意境美。上文所列举的忧愁佳句,多以水喻愁,而秦观在此作中用雨喻愁,本质上也是以水喻愁的形式,以雨寄愁的佳句也有许多,如晏几道父亲所写的“花底离愁三月雨”,宋代词人贺铸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结构最为精巧的当属秦观的这句“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素有古之伤心人之称,是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因受到苏轼兄弟两人的青睐和推荐,致使他在政治上的态度一直追随苏轼兄弟,因此也如同苏轼兄弟两人一样,深受北宋党争的影响,长久以来郁闷不得志,不过所作的词并未趋同于苏轼,反而独具一格以秀丽含蓄取胜,词作温婉细腻,柔情百出,具有很强的忧郁气息,好比这首《浣溪沙》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言,想必是忧郁性情之人方能道出。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这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于他被弹劾去职、闲居江西上饶时,通过词作大意来看,被弹劾去职对他来说,肯定是相当郁闷痛苦的事情,应比左迁还难受,对于一个立志于建功立业的他来说,去职相当于断了前途,这就好理解作者在词中表示自己“而今识尽愁滋味”了。辛弃疾,从地域来看,术语今日的山东人,是个典型的北方高大威猛的汉子形象,素有词中之龙美誉的他能文善武,文表现为其豪放的词在文坛中留有厚重的一笔,武能抵御北方强敌并且带兵剿灭地方叛乱。辛弃疾虽是汉人,但其出生时,他家乡山东早已经被金国占领统治,并且其祖父辛赞是金国的官员,碍于这种身份原因,辛弃疾在南宋朝廷一直有“南归人”的身份,并因此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百分百信任,再者,偏安一隅的南宋也不想与曾经的侵略者金国打开战端,故文武皆能的辛弃疾,在南宋朝廷未能充分发挥其才干,加上与朝廷的主和派利益不符,遭遇仕途上挫折,被迫长时间闲居地方,空有为汉人政权夺取故土之心,而不能付诸实施。或许是中年已至的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机会渐趋渺茫,自己收复故土的一片赤诚之心未能上达圣听,不由的感到忧愁起来,更严峻的是朝廷的主和派多番以“南归人”的名义,对辛弃疾抵御金国收复故土的动机持怀疑看法。由于身份的缘故和朝廷战和派系之争,辛弃疾在南宋朝廷的仕途并不突出,顶多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不超过副部长级别,相比其他才华横溢的文人来说,辛弃疾的仕途发展着实有点唏嘘,能文善武的才华不能有效施展,未能在仕途上留下光辉一页,但是在词坛上,辛弃疾是不可或缺的豪放派重要代表。

深刻理解辛弃疾这首词,想必要一定的社会经历,或是中青年以上阅历的读者,对辛弃疾的这首词会产生感触,词主要以少年不知愁和中年知尽愁的对比描写,来抒发人两种截然不同年龄段的思想感情的变迁,较好的描绘出人们少年和中年不同的内心世界的本质区别。词的上阙,作者回忆自身少年时代不知愁苦,因此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的场景,少年时代,阅世较浅,乐观自信,对真正的愁苦缺乏真切的体验,好比少年的中学时代,总喜欢无病呻吟,总说读书辛苦考试累,还偶尔自带忧郁多愁伤感一番,犹如上阙词中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而立之年已过,中年已近,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社会夹心层,逐渐苍老并有病魔随时入侵风险的父母,逐渐长大并且需要准备大量教育经费的子女,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中损耗人之精力的事务,好比这首词的下阕“而今识尽愁滋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愁是有苦难出也不知向谁诉说,心里的苦楚也只能自己咽下去,正如词中欲说还休,自我调节的话或许还能像辛弃疾一样,安慰自己道一句“天凉好个秋”,而部分人则是长期积压于心,产生抑郁症,还有就是罗隐式的心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辛弃疾的这首词,放置今日,依旧有很强的现实感,以“愁”的名义道出人不同阶段的心理历程,相当部分人都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人或所处阶层的不同,对愁绪的感受会有所差别,但整体对愁绪的感受具有一致性,辛弃疾当时的地位及生活环境至少是无需为财米油盐劳心费力,况且如此,可想而知,今日为碎银几两而疲惫不堪的中年朋友,愁滋味想必会识尽。

第一次读到辛弃疾的这首词时,已过而立之年,一眼喜欢上这阕词,大致是自身的境遇切合此词所蕴含的寓意,庶民百姓自是不能与辛弃疾的境遇相比拟,但心理的感受还是趋同的,这也是中年时读到此词瞬间有感觉的缘故。整首词直白的渲染“愁”,从少年不知愁强说愁,到中年知愁而不说愁,行文构思巧妙,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在其豪迈的主流风格中不乏柔情细腻之感,是辛弃疾不可多得的“婉约”佳词,尤其是而今识尽愁滋味,高度概括了大半生的人生经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别具一格且耐人寻味。今日的盛世社会,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社会分工进入白日化竞争时代,这样的环境传导教育系统,教育内卷化的大趋势下,少年时期的学习压力的确非二十多年前所能比,但是对比人生轨迹来看,最苦最累的阶段应是中年时期,所以才有识尽愁滋味的感觉,中年时期的人们,表面上不愿意将成年后的辛酸苦辣告知子女,也不想将压力传导至子女头上,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无形的把自己的委屈和压力传导给子女,不过是以期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抑或为了子女前途着想等名义实施的。中年人将自身的压力传导至子女,或许是普通家庭环境所必然的行为操作,作为子女,父母的艰辛,孩子也多半会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品读辛弃疾这首词,不仅是让中年人理解自己的愁苦滋味,更是让少年孩子们能够理解中年人士的不容易。

此上三首描写愁的佳作,罗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最具有社会现实感,辛弃疾“少年不知愁滋味和而今识尽愁滋味”次之,相对而言,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所体现的更多应是文学欣赏,这也就好理解为何罗隐的名句可以家喻户晓且很实用,辛弃疾的名句或许是人们回想昔日的人生经历会迸发的感触,秦观的名句更多的是文学欣赏人士所熟悉的,或许有人会在春日里的朦胧细雨中,灵感触动想起秦观这句词作。不管是唐诗中的愁,还是宋词中的愁,都是精彩纷呈的,如前面所讲,愁本是人之常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法回避的,只要人们有困惑,就会有忧愁,有忧愁不代表是消极的情绪,或许是深刻的反思,犹如辛弃疾这首词,通过少年时愁滋味和中年时愁滋味的对比,本身也是对愁滋味的反思,其次罗隐的明日愁来明日愁,是否也是对愁苦的一种反思,告诫人们不必为明日的忧愁而提前忧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女帝天命所归?我带走天道你哭啥仙游九空哈利波特之死神使徒修仙十年,下山后我举世无敌永恒之鸿蒙主宰我能杀死不死人只要胆子大,菜鸡也能成魔尊人间守门人修仙:我被天道赐长生乾坤之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