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好比练习书法。先学笔画、再临摹、经过长年的练习积累,才能泼墨挥毫,自成一派。练兵也是一样,必须一步一步来,最终只有一个境界。那就是孙子说的: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具备这样素质的军队才是最强大的,古人说,‘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可见这样的军队,哪怕只有三万之众,也可天下无敌。而孙子却没说,一支个个能以一当十的军队能天下无敌。
因此,他们现在要学的不是以一当十的武技,而是行军结阵的配合和默契。等把他们练到在军阵中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听见命令,行动起来如狂风飞旋才能达到疾如风的第一境界。”
“那后面几步呢?”
“达到第一境界,才能让他们上战场,锻炼其面对箭弩刀枪的镇定和从容。等他们能够在阵前也如树木森林般整齐挺立就算达到了第二境界。
第三境界则是要在战场上锤炼他们的气势,让他们进攻时如洪水烈火毫不留情,猛烈犀利。第四境界是要他们在防守时如大山般岿然不动,无论对手的攻击多么猛烈。第五境界是要他们隐蔽踪迹时如乌云遮天蔽日,不见一点踪迹。第六境界是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势不可挡。
除了第一境界,其他的都是要在战场上磨砺和锤炼的。而只有先把军队练到上下一心,军令如山倒,他们才有上战场的资格。”
“那么方将军的骑兵营现在能够达到什么境界?”赵在渊道。
孔狄笑道:“这种评价是针对整只军队而言,方将军的骑兵营只是单一兵种,不能完全如此去评价。骑兵营中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而且有着势不可挡的锐气,如果把华武军比作一只猛虎,那么他们就是猛虎的利齿。”
赵在渊感叹:“予我三万众,成我凌云志。有劳军师了。”
正在二人说话间,一名传令兵送来一封信,说是影卫的人送回来的,赵在渊看后交给孔狄。信中首先说到襄州周围五道集结的形势,王伦手握十五万重兵在襄州城西外六十里,后续粮草和攻城器械接连不断运往王伦大营。葛元通在虞州增兵至五万,陈鹤翔在开州增兵至六万,冯昌贵在畈州增兵至四万,周方在襄州城内拢兵十万。
此外,信中还有一条消息引起了两人的重视,周方将派长子周承基前来归州,预计腊月十一到达。
赵在渊得知消息,心下思量斟酌,等孔狄看完便说道:“襄州之战即将打响,河南、淮南和江南三道这时候驻兵观望,是要如何啊?”前些日子华武军还在担忧周方守不住襄州,没想到几天的功夫,周围的形势已经骤然变化。
“我看,是王伦的动作和周方的态度让其他三道感到了危机,害怕他守不住襄州,这才屯兵在周围以防不测。襄州实在是太过重要了。它在周方手中,王伦和其他三道之间还有缓冲余地,若是落入王伦手中,那今后王伦便进可攻、退可守,襄州从东到南的三道再无一夜可以安睡了。所以说,他们也不会容许王伦拿下襄州。
甚至,如果在乱局中有丝毫机会,他们三道也会去争夺襄州的控制权,拿下这一块跳板。”
赵在渊明白襄州的重要,说道:“那我们岂不是更要快些拿下归州,一旦战乱开启,我们在这荒郊野外,兵力匮乏,如何抵挡?”
孔狄回:“殿下说的是。而且,信中说,明天周方的长子周承基就会到归州。这明摆着是要提防殿下,加强对归州的控制,同时,也随时动用归州的力量增援襄州。”
“今天,你就随我一起进城见见顾千,我觉得这个人是可以争取的。”赵在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