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孔狄房门口的正是赵在渊。此时,正好孔狄的母亲从正堂走出来,那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和蔼妇人,见到儿子醒了,关切道:“我儿,你醒了?饿了吧,我这就去给你把饭热一下。对了,你这位姓赵的朋友来了有两三个时辰了,一直在等你,一会儿请赵公子一起在咱家吃顿饭。”
孔狄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赵在渊的身份,又心疼自己,所以没有叫醒自己。但是让皇子在这里等自己这么久实在是孔家的失礼和大不敬,他当即就要叩首请罪,赵在渊一把扶住他说:“不用多礼,是我不让你母亲叫你的,这几日你熬得不轻,是该好好睡一觉。”
“殿下如此厚爱,卑职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了。鄙舍简陋,让您屈尊了。快请您到正堂稍坐,我给您沏点茶。”
“不必了,不介意的话,就在你这卧室里,我有些话想跟你说。”
“您请!”
天色已晚,孔狄的卧室中也只点了一支蜡烛在书桌。赵在渊仔细打量一番,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几个书架,一看就是陈年老旧家具,陈设相当简陋,却胜在整洁干净,尤其是书架。
“不介意看看你的藏书吧?”赵在渊问道。
“殿下请,只是我这里没有什么稀世好书。”
赵在渊随手翻了翻书架,里面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诸子百家各路学说的经典,但数量最多的是史书。这些书籍放置整齐,从书的侧面也能看出是常翻常看的。
古人常说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识人的至理,从一个人的起居喜好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从一个人的读书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辨、胸襟和情怀。从孔狄的涉猎上,赵在渊就知道,孔狄不同于一般的只读四书五经、儒家经典,追求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士子。诸子百家学说虽然不像儒学一家独大,但是它的精髓却同样是契合天道的实用至理。没有门户之见,汲取百家之长的人大多都是善思务实的能士。而史书就像是滚滚长江,奔流不息,周而不止,能人志士都是在其中舀水解渴,只不过他们喝不到同一口水,故而品不到同一种味,悟不到同一种理,这才有了百家。孔狄爱好读史书,就说明他不是尽信书之人,而且深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道。
赵在渊审视一番,才转而对孔狄说道:“相必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会来找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