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现在有两个知青点,因为新修的这个靠近河边,为了方便女知青用水问题,也正好把男女知青分开,除了沈安宁单住,其余的七男八女,正好分在两个不同的知青点。
支书先将刘成送到男知青点,沈安宁她们也借此认识了老知青赵爱国,云省人,24岁,下乡四年半,也是知青点的点长。
女知青住的院子离沈安宁的小院不远,隔了三户人家,两块地,走路就几分钟的路程。
和许红霞先一起到女知青点认认门,把之前说的关于她单独住的借口在几个女孩子面前再说一次,当即这几个女生就表示以后她要是有事只管过来找她们帮忙。
大家相互认识了一下,女知青这边的八个人,加上沈安宁,九个,已经到齐了。
女知青这边的负责人是老大姐齐婉丽,下乡两年半了,广市人,今年22岁,还有位老知青是钱惠,贵州人,下乡两年,21岁。
六个新知青分别是沈安宁,北京人,十五岁(十七岁),许红霞,北京人,十七岁,孙苗苗,安徽人,十七岁,刘芳,天津人,十八岁,王新容,王新桦,上海人,两人是堂姐妹,都是十八岁。
因为今天刚来,还要收拾东西,去村里和镇上置办生活用品,明天还能再休整一天,所以约好了明天晚上大家再一起聚一聚,沈安宁便告辞了,因为她还要搬家呢。
看着自己的小院子,沈安宁很是喜欢,厕所是单独盖在院子外面的,为了方便进出,还在东侧院墙开了个角门,没有西厢房,便在西边靠院墙搭了个遮雨的棚子,用土坯盖了个小仓房,方便存储柴火,放农具杂物,院子也不是很大,但种些菜自给自足是足够的。
王立秋看着院子,这是他亲自监工盖的,很是满意,“沈知青啊,这院子可还行?”
“支书爷爷,让您费心了,这房子很好,您以后就叫我安宁吧,日后在这里,还得您多照顾。”沈安宁看着加高的围墙,知道这肯定是王立秋的主意,她心里非常感激。
“哎,安宁啊,盖这房子找了二十个壮劳力,加上盘炕烧炕差不多八天的时间,工钱总共八十,这是大头,这土坯不贵,都是村里人自己拉的,也就几块钱,地基村里算你五十,砖瓦还有这玻璃窗,都是你家的亲戚送过来的,按照你的要求,院墙盖的是半砖半土的,结实,还剩的钱我就做主给你打了三个炕柜炕琴。”王立秋将整个院子的花费说明白,加上炕柜,这些总共花了150块,把剩下的钱给沈安宁,王立秋也就交代清楚了。
“真的辛苦您了,支书爷爷,我这刚来,家里都没收拾,今天太乱了,等过几天家里打理好了,再请您过来吃饭,”沈安宁盖了新屋,肯定是要半个乔迁的,只是今天家里什么都没有,事情也没法做。
想到还在邮局的行李,沈安宁问道:“支书爷爷,我的被子和大件行李都是寄过来的,东西有点多,我想问问今天能不能让村里的牛车去帮我拉一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