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在国内的航天领域很少运用,对于这一点,章昭很清楚。
但仔细想想,其实也并非不能理解。
早在长五研发立项的时候,当时别说什么高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甚至连航天级铝锂合金的开发都还没看到成效,那时候谁敢贸然乱用还未研发出来的新材料?
某种程度来说,在长五立项的时代,箭体工艺方面的主攻目标是如何实现5米大直径制造。
那就只有赶紧先把材料确定下来,对应的工艺团队才好集中精力去攻关五米直径的箭体,而其它都是浮云了。
因此,材料领域所能提供的先进技术,在那时候也确实有限。
包括后来的国产干线客机,对比同时代研发的欧美主流机型,人家都开始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的时候,最高甚至能够达到52%复合材料使用比例,而国产干线客机也不过区区才12%罢了。
一个字:难!
虽然复合材料使用多寡并不是衡量飞机先进与否的唯一标准,但正视差距,在航空航天级复合材料领域,国内外对比,确实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既然都说到这里了,那就多听听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章昭:“付博士你现在专门研究这方面,咱先不说国内外的差距,你觉得复合材料工艺这一领域的关键点在哪?”
要问关键点在哪,相较付才这位常年研究复合材料的人来说,很简单。
几乎不假思索,直接开口:
“像复合材料这玩意儿,听起来很容易让人以为材料是关键,但我并不这样看,更主要是加工和设计这两块!”
倒是很意外的回答,章昭完全没想到,在复合材料领域,材料本身居然还并不算最重要。
那这就有点意思,或许值得仔细听听.....
放下手里把玩的样品,两人坐下来,果然是要走出来看看才对,这可跟章昭的记忆里面有很大偏差了。
“是吗,听你这一说,我现在还真有些好奇。”
付才:“那就这样说吧,复合材料的核心主要靠是设计、材料与工艺三者密切结合。”
顺手拿起章昭方才放下的样品,指着其中某处:“优良的设计是保证将复合材料用的恰到好处的关键,拿这块机翼来说,设计师必须要懂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加工这三块,而且是缺一不可。培养这样一位成熟的复合材料工艺设计师,至少需要10年才能有所小成。”
要这样说来,章昭倒是有些明白了。
这摆明就是说在复合材料构件研制的时候,首先对设计师的要求很高,必须是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毕竟复合材料所要求的交叉学科太多。
到这里,突然想起同样在复合材料领域零起步的南亚某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某款著名单发轻型战斗机项目中,凭借其高达45%的复合材料比例,一举成为军用战斗机当中复合材料比例之最,甚至连五代机的复合材料使用比例都被它秒杀。
但结果嘛.....
很显然,若是在设计领域的功底不够,单纯为了指标数据去追求复合材料用量,似乎也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章昭:“有道理,按照这种说法,在复合材料构件设计领域,实际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非常严苛,如果设计功底不够,可能还不如使用传统金属工艺好?”
付才:“没错,如果设计功底不够,那还不如不用。”
紧接着,新问题又被抛出来,而且还同样棘手,章昭听过之后,眉头又更加紧皱了几分。
付才再道:“设计是很重的环节,但加工也同样不能少,复合材料不能采用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它有自己的专用设备:铺带机、铺丝机。而国内好像还没有哪家单位有相关研究,欧美依旧是将以上产品直接禁运,所以国内在复合材料领域,几乎寸步维艰。”
专用设备,国内有开发吗?
章昭无法回答,而付才当然也知道情况,他在研究生阶段便对国内的复合材料现状有了解,哪里需要别人去给他转述。
最后,总结发言:“复合材料领域而言,它需要上下游配合才能发展起来,个人认为产品设计跟加工成型最重要,只要两点能达到国际水准,即便基材、纤维这些落后一些,我们都可以通过设计等技术手段来弥补,唯独以上我说那两样不行。”
正如传统金属加工领域不能没有机床设备一样,复合材料工业也不能没有成型设备,因为它们太关键。
方才两人把话题谈到国内外差距的时候,结果会是什么样,付才早已经猜到。
复合材料产业异常庞大,基材、纤维生产、构件设计、加工成形、维修探伤,这哪一样都不能少,而国内不管在哪一方面来看,似乎都没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