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发射失败数据宝贵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有效地指导后续的火箭、导弹开发,有针对性的对推进剂输送系统进行重点研究。
如同航空发动机领域,美军通过故障分析总结,确定了涡轮喷气式发动机需要提前对燃气发生器(核心机)进行预研一样,都是失败总结后才得出的血泪教训。
以上这些
除了当年的美苏之外,换做普通国家,谁还能总结的出这些数据,有那个实力吗?
章昭:“没错,我虽然手上没有教授您那么多的详细数据,但咱们结果是一样就对了,在推进剂输送系统研制中,我们必须要避开复杂的闭式循环,所以我选择电泵循环。”
电泵循环?
突然冒出这么个新玩意儿,这可是传统液体火箭没用过的方案,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对于未知事物,人们天生会有不信任感,而做技术的人又稍微要好一些,至少能够做到更理性地看待新事物。
听到“电泵循环”这个名词过后,其它三人都陷入了沉思。
付才:“要采用电泵循环的话,电源如何解决,反正火箭本身的电源系统肯定不行,未来只能额外增加电源,对吧。”
额外电源肯定是必不可少,章昭对这些是早有预料,甚至连电泵循环的最大限制在哪里,他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否则又如何敢在此时抛出方案。
看大家既然都对电泵循环挺关心,那就顺着话题,也继续多说两句。
章昭:“在电源这块,我们可以选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实电池所带来的额外重量是完全可以接受,但它所带来的推进剂输送系统效率提升却相当惊人,通过我的计算,至少可以达到90%以上。”
90%....
这个数据简直太吓人,想当年,土星5号使用的F1火箭发动机也才仅仅50%而已,就算跟现在大票闭式循环发动机相比,也同样也是一骑绝尘。
如果只看推进剂输送系统,电泵循环确实已经可以秒杀一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叫做...
秒天、秒地、秒空气!
紧接着,基于电泵循环的固有设计,见多识广的张教授也是在谨慎地思考过后,对章昭所提出的方案表示肯定。
因为不管未来的电泵循环会发展成什么样,现在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可靠性。
教授也挺感慨:“电泵循环在设计上彻底避免了复杂的燃气涡轮泵,少了这玩意儿之后,整个推进系统的可靠性至少能提高四层以上。”
推进系统可靠性能因此而提升四层,这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张教授想想也是激动。
当即拍了桌子:“别的不说了,我们就用电泵循环方案。”
站起来,开始进一步帮章昭完善计划,教授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激情过,如果电泵循环方案能成功,那好歹也能算是一次重大技术革新了。
至于Min火箭大奖赛,那肯定要全力以赴,手上有电泵循环这种神器不拿出来,那就叫锦衣夜行。
而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更快地将推进系统搞出来,作为大学教授,在该动用资源跟特权的时候,张教授是也丝毫不会含糊。
这不,将目光投向往届学生的毕业课题中,可用资源其实并不少。
“至于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设计本身,这个就不用担心了,在咱们学校航空航天工程系,其它东西没有,但学生毕业设计留下的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方案肯定多如牛毛,而且还都是通过了发动机试车,咱找一个合适的出来,到时候稍微改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