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分开后,姜玉楼揣着兜里的一大把零钱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家里人都在,问起了他为什么这么晚回来,姜玉楼自然找了个借口应付了过去。
不是他不想说实话,存心隐瞒,而是想给家里一个惊喜。
现在他才赚了几块钱,太少了,连家里的欠债都还不清又有什么用。
吃过饭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这么多天下来,他也攒了不少关于李芳桂的故事,是时候可以开始动笔了。
窗外月明星稀,春风阵阵。屋内,姜玉楼伏案而作,一段段的故事,在他脑海中喷涌而出,化作他的灵感,呈现在了纸上。
什么叫文思泉涌,这就是了。
压力就是动力,他写作毫无迟疑之感,只感到下笔如有神一般。
当姜玉楼停下因为写作而变得有些酸痛的手后,他已经写了满满的三张纸。
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他知道今天必须停下来了。
不是不能写了,但是他不想因为过于追求速度而影响到整部小说的质量。这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即使是短篇,他对质量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古语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
他本就不是什么天才作家,要是对自己要求低了,最后只能落到个一事无成。
之后的日子,姜玉楼的生活极为规律,上午上课,下午卖红菇子,晚上写作。
一个月后……
“这一个月,咱们总共卖了两百三十五块六毛三分钱,另外还收到了二十斤肉票和五十斤粮票。”
红菇子的生意做不下去了,竞争对手半个月前就出现了。县城就这么大,消费有限,有了竞争者后,红菇子的价格又下跌了,好采的红菇子没了,再想采摘可不容易。
两人一合计,结束了红菇子的生意,因此也就有了今天的分红。
姜玉楼依旧多要了点肉票和粮票,钱少分了些。
这回,马孝没有再拒绝。
看着眼前的钱,他陷入到了感叹中。一百多块钱,比他爸挣的还多。
可惜,今天之后生意就要结束了。
马孝道:“楼子,下次要是还有赚钱的路子可别忘了我。”
“当然了。忘了谁我也不能忘了你。”姜玉楼认真的回答道。
有钱了,自然要消费。
刚好马孝有自行车,又要劳烦他送姜玉楼去县城了。
身上有钱,心里不慌。
“巨资”在手,姜玉楼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割了两斤肉,称了两斤面,又给父亲买了一盒金丝猴香烟和一双布鞋,给母亲买了些针头线脑,最后给哥哥扯了一米的蓝卡其布。
他自己只是买了些笔墨和本子。
别看买的东西多,但是不贵。
这么些东西,总共才花了十二块钱。
这个时候的钱是真值钱,购买力贼强,在城里做工人一个月拿个三四十块钱的工资,比后世的公务员还吃香。
“楼子,你买了这么多东西?”
马孝吓了一跳,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过年了吗,采购这么多不要钱啊?
姜玉楼舔了下舌头,“好久没吃荤腥了,所以多买了点肉。”
想到好兄弟的家庭条件,马孝默然。
他拍了拍姜玉楼的肩膀,他相信凭借好兄弟的能力,一切都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