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火车站(1965年安东改为丹东)
到达的33师3个团、附属的部队及师部,下车后列队,经过整训后,战士们服装整齐,精神抖擞。
李师长、政委和副师长都在站台上等候出发的通知,这时,外面的气温已经是零下15度了。
“刘参谋,各团的防寒物资都到位了吧?”师长问刘钧。
“报告,各团的棉大衣、帽子、手套和毛毯都发给战士们了。”
李师长看了看列队的战士。
“3个团在出发前就已经准备好,刘参谋还从万山县毛毯厂抢了3000件毛毯呢。”周副师长笑着说,他已经从陈副军长那听说了刘钧的事。
“幸亏刘参谋提前找沈阳军区后勤部领取各种防寒物资,听说现在沈阳军区的仓库都空了。”
李师长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刘钧,当时周副师长提出要调刘钧到师参谋部时,他还专门了解刘钧,听到陈副军长的介绍后,立马同意了,就从这防寒物资的准备上,就可以看出刘钧的能力。
这次苏军顾问团的法捷耶夫中校对刘钧也是赞不绝口,一句也没提到其他团长,可把曹团长郁闷死了。
这时又一列火车进站了。
“师长,是7师的部队。”刘钧低声对李师长说。
“7师?他们的师长卢汉桂是我的战友,一起跟日本人打过仗,刘参谋,我跟你去会一会他。”
“卢老弟,真的是你呀!”李师长往站台上的一个大汉快步过去。
“哎呀,李老弟,真的是你呀!”
两个人都抱在一起。
“一别又5年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
卢师长是山东人,讲话口音很重。
刘钧连忙从口袋里掏出香烟和火柴递给李师长。
卢师长看了看刘钧,笑着点了点。
“老李呀,你这个小战士叫什么名字,看起来很机灵,能不能让给我?”卢汉桂笑着说,卢师长是具有山东人特有率直性格的人。
“他叫刘钧,师部作战参谋;刘参谋是我们的宝贝,一个团都不换!”
刘钧愣住了,没想到他在李师长心中的地位那么高。
“刘钧?你今年多少岁?”卢师长问。
“报告首长,我今年28岁。”刘钧连忙回答。
“老卢,你问他的年龄干嘛?不管多少岁,你都不能打他的主意!”
“当年在陕北边区有一个传奇人物,也叫刘钧,只是年龄对不上,如果在的话,应该有38岁左右了。”卢师长看着刘钧若有所思。
“咦,这是茶花牌香烟呀,当年到边区开庆功会时抽过,味道不错,我一直念念不忘,那时,每根烟都有嘴的。”
“对啦,这茶花牌香烟就是刘钧负责搞出来的……除了香烟外,边区的许多事都跟他有关,如军用压缩饼干,手榴弹、刺刀、迫击炮,种植小麦等,还送给八路军一大批军火,他这个人无所不能,可惜,有一天突然不见了……”卢师长跟李师长解释道。
卢师长再认真看了看刘钧,觉得他怎么样都不像38岁的人。
于是卢师长拿出一根烟点着了。
然后两人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
刘钧的心里已经翻起巨浪,他以为走了以后,人们对他会渐渐淡忘的,只是没想到还有人记起他。
“李师长,我看到你的部队装备很齐全呀,棉大衣、帽子、手套、棉被都有,你看我的部队,穿的还是从山东带来的薄棉衣,我们去后勤部领取入朝的防寒物资,居然说没有,要等!”
“军令如山呀!我们怎么能等?”卢汉桂最担心他的兵到了朝鲜,没法适应寒冷的天气,他们都听说了“冰雕连”的事。
“为什么不事先准备好?”李师长有点奇怪。
“上级说到了安东就有,谁知道仓库是空的。”卢师长非常恼火。
“刘参谋,我们能不能抽一些防寒物资给卢师长?”李师长转过头来问刘钧。
“报告李师长,可以的,棉大衣可以抽出3000套给卢师长他们。”刘钧心中有数,马上回答。
“太好了,李师长,你们可是救了我们的命呀。”卢汉桂紧紧握住李师长的手。
很快,卢师长的一个参谋过来,低头向卢师长汇报。
然后卢师长对李师长说。
“老李,你们想得真周到,你们连枪械穿的‘棉大衣’都有,还有擦枪专用冬季润滑油,羡慕羡慕!”
“这些都是我们刘参谋提议和准备的。”
“李师长、卢师长,这都是我们从苏军顾问团讨教的经验。”刘钧非常谦虚地说。
其实,刘钧早就想到这些,当时他故意就这事请教苏军顾问团,不然一个南方来的人怎么会对冬季作战那么熟悉?
二战时,仅仅是进攻苏联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就有十万人冻死在战场上,德军元帅在给希特勒报告时说,打败德军的不是苏军,而是俄罗斯的严寒。
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下,德军没有准备冬季润滑油,结果他们的装甲部队全部趴窝,德军手里的枪栓都冻住了,根本拉不开。因此,德军士兵不是想着怎样打败苏军,而是想着如何活下去。
第九兵团在长律湖战役中,除了粮食缺乏之外,士兵的衣物和弹药保障也出现了困难。在长津湖之战中坚守阵地被冻僵的冰雕连,之所以会遭受惨重的损失,其实也和防寒衣物供给短缺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志愿军负责后勤供应洪学智将军曾说过,朝鲜战场上有三大怕:怕没饭吃,没子弹打,受伤后抬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