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大摇大摆又来到大理寺。
李道宗自从被李世民安了一个飞骑司统领后,他正好找到借口,一股脑把大理寺的事扔给了戴胄。
寒云找到戴胄的时候,他正在公房里阅览卷宗,案几上摆着几份卷宗。
听见有脚步声,抬头一看,寒云脸带微笑看着他。
自从寒云提出用无名尸体替代看守演戏后,戴胄对寒云是打心眼里敬佩。
赶紧起身,前行几步,问候一声:“少保此来可是有事?”
寒云也不打太极,直接把薛司仓的事说了一遍,戴胄一听是判了流刑,便知寒云来此何意,叫人去拿了案子的卷宗。
整个案子也不复杂,和薛韬所言一致,唯独关键的证据,粮食进出库册,事后竟然不见了,自然也就没法证明当时薛司仓手续完备调出的劣质粮食。
“少卿,你如何看这个案子?”
戴胄又不傻,寒云来就直接报出此案,而且还是一年前的案子,里面的关键证据又不见了,他也是久居官场,瞬间就明白多半薛司仓是被人陷害了。
戴胄没有一点犹豫,本来错案提审就是大理寺的权利,“此案的确疑点颇多。我看,可以提审复查。”
戴胄再一看最后的服刑之地,凉州。
这下明白了,寒云是要为薛司仓平反。他不是还兼任着凉州长史一职吗?
“下官立刻发出提审令,将疑犯带回长安复审。”
“只是凉州距此千里之遥,还请少卿安排马车。”寒云提醒一句。
“下官明白。一路照顾好。只待疑犯回到大理寺,下官即刻通报少保。”戴胄还不明白就是傻子了。
事情办好了,应该去户部,见见李承乾了,八岁的小孩坐镇中枢,调度救灾的事,还是有点为难他了。
来到户部,直接到了赈灾内阁公房,见到李承乾一个人正埋着头在写什么。
寒云也未打搅,看着写纸的纸张,也知道是写给李世民的,想来是救灾各项事务的汇报。
差不多等了半炷香,李承乾写完后,又低头认真读了一遍。
寒云也纳闷,好好的太子,到底经历了什么,变成后来叛逆的性格,以至于被人怂恿起来造反。
关键李承乾也是倒霉,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谋反失败,李承乾知道后,对身边侍卫说了一句,“我这宫里的西墙距离皇宫只有二十步,哪里是齐州能比的?”便被告发坐实了谋反。
事实上李承乾从头到尾都没有下过谋反的决心。
当然更多的推测是因为李承乾的腿疾导致的性格大变,越来越不受李世民喜欢,转而亲近李泰,最终导致他和李泰交恶,搞出一些出格的事。
由此,寒云才在思考古制的太子东宫制当真好吗?
且不说浪费国家资源,在东宫又设置一套皇宫小班子,就说太子的政令如何下,完全是混乱朝中秩序。
最关键东宫的一众官僚,哪个不想要从龙之功,哪个不想太子早日为帝,自然就有人怂恿干出大逆不道之事。
“高明,救灾可有难事?”寒云见李承乾已经完成,开口问道。
“啊!少保何时到来,承乾失礼了。”自从寒云和李世民称兄道弟后,李承乾再也不敢称呼寒云为兄了。
“刚到。”
李承乾起身走到寒云身边,先行了一个学生礼。
“一切顺利。尤其是狄刺史到任后,加之郑州供销的开办,百姓都看见了希望。只是……”
“只是对红薯、土豆没有信心?”寒云想到多半就是这事。
“少保一听就知道了。”
“放心吧,收获的时候会惊掉他们的下巴。庭院蔬菜地弄得如何了?”
“根据汇总的数据来看,和预期相同,就是浇灌颇为麻烦。”
本就是旱灾,能让这些抗旱的蔬菜长出来就不错了。
“郑家家主郑简曾提到,希望在长安见少保一面。”
李承乾回头拿出一份狄知逊的书信交给寒云。
“正好,我也想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