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徐晃准备好渡船,与杨奉一起登船,向对岸而去。渡船之上,徐晃道:
“将军,如今董刺史升为太尉,掌天下兵事,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何故弃董太尉,而随济王?”
杨奉神秘的一笑,拍了拍徐晃的肩膀道:
“公明,你我二人是同乡故旧,不要叫将军了,还是像以前那样叫我大哥吧!你我当年一起加入黄巾只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不得不如此,我见董卓势大,又为人豪爽,本来想就此投靠董卓,混一个出身,也好光耀门楣。如今董太尉决定效忠济王,而济王雄才大略,深谋远虑必不是碌碌无为之人。若是平时,你我想追随济王怎么会有机会,没想到刚好济王却人手,董太尉就举荐我等。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自然要答应下来。公明啊!从今往后你我兄弟齐心协力,定要在济王麾下博一个名头,也好让士族中人看看,我们也不是无能之辈。”
徐晃没有机会见刘辩,自然不知道刘辩的为人,当听到杨奉如此推崇刘辩,就觉得不可思议,若刘辩真的有如此本事,为什么要禅位给陈留王刘协呢?一脸疑惑的道:
“杨大哥,既然济王有如此本事,就连董太尉都愿意效忠,为什么还要禅位呢?”
杨奉摇摇头,毕竟不是刘辩心腹,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知道刘辩不是庸碌之人,而是思虑长远的有位之君,这就足够了。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济王肯定有他的打算,再说,如果济王待在雒阳皇宫之内,我们也没有效忠的机会呀!”
徐晃低头沉思良久,还是不明所以。就这样杨奉、徐晃二人都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回到北岸董卓大营,出示调兵令牌,留下五百多士卒看守营寨,带领两千兵马往文陵而去。
贾诩一个人来到刘辩居住的别苑,首先看到的是别苑大门外的几十名大臣,这些人以卢植、曹操、何苗为首,一直在请求林德,让他通报刘辩。林德满脸委屈的对众人道:
“诸位大人呀!济王说过了,谁也不见,你们就不要为难小人了。”
“济王不见我等,我等就不离开此地。”
“济王啊!要以大汉为重啊!”
“陈留王年幼,怎么可担此重任呀!若济王如此,大汉必亡啊!”
………………
贾诩见此,摇了摇头,没有理会径直朝后门走去。心里想的却是:今日见济王作为,杀伐果断,颇有威严,不是没有能力的人呀?为什么要禅位给陈留王刘协呢?难道是看不惯朝堂之上被士族把持,想另辟蹊径,从外部着手?也不对呀!这样有可能再也收不回皇位了,自己也有可能被人陷害。就算不怕被人陷害,可为什么要选择兖州这个四战之地呢?难道是看到大汉不可救药,想做个闲散王爷……
就这样一直思索刘辩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功夫,贾诩来到了别苑后门门口,轻轻的敲了三下门,有一个小太监问道:
“来者何人?”
“贾诩,求见济王。”
“贾先生,请进,济王已经等候多时了。”
小太监听到是贾诩,急忙开门请贾诩入内,又赶紧关上门,带领贾诩朝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