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已经不在惊讶了,而且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曹操当年手下大臣,陈留和颍川两郡的人就占到一半了。假装惊讶的道:
“荀彧,可是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
“正是。”
“现在不急,等我们在兖州落脚以后,再做计较。”
刘辩想了想,脸上不自然的又对荀攸道:
“公达,父皇生前重用十常侍,皆因无可用、敢用之人,如今十常侍都愿意献出全部家财,以求朕保全其性命,不知公达以为,此事是否可行?”
荀攸满脸错愕,看着刘辩。
刘辩心虚,不敢直视荀攸,转过头去。暗道:看来十常侍以经若怒了天下人,算了,朕也不能因为这样,而得罪天下人吧!若是因为自己想保住十常侍,而得罪荀攸,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正想说:保不住也无所谓时。
没想到荀攸却道:
“可以。”
刘辩赶紧转身,满脸不可置信,荀攸可是士族出身呀!他为什么会放下对十常侍的恩怨,选择保住他们性命呢?于是问道:
“公达,有什么办法?”
荀攸心里也是挣扎半天,他心里想杀十常侍久已,他之所以愿意帮刘辩有三个原因:
一、这是投入刘辩麾下,刘辩第一次问计于自己,第一次很重要,虽然刘辩不会这么想,但是荀攸会这么想,因为如今的荀攸,还不是历史上那个算无遗策、天下闻名的荀攸。如今的荀攸,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最多也就是有点小名气。所以他也想给刘辩留一个好印象,荀攸知道这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二、何太后和刘辩有今天可以说全赖十常侍之助,如今十常侍落难,刘辩愿意帮助,至少可以看出刘辩是重感情的人,谁没有一个万一呢?感情是一点一点建立的,首先一点便是肯想人之所想。你如果不能替对方考虑,是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感情的。
三、信任,这么一个可能得罪天下人的事情,刘辩愿意毫无隐瞒问自己,而不怕自己看不起,就是一种天大的信任。
荀攸道:
“臣有一计,不但可以救十常侍性命,还可以使陛下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刘辩大喜,道:
“公达请讲,但有所求,朕无不允。”
“此事不难,以前,要杀十常侍者,乃大将军何进,满朝大臣,虽也想杀十常侍,但只是推波助澜,是不会这么干的,因为十常侍乃皇家家奴,身为臣子,最多也就是告诉天子,你不能再用宦官了。此事只需把责任推到大将军身上就行了。”
刘辩迷惑道:
“此话怎讲?”
荀攸接着道:
“先帝早已忌惮大将军权倾朝野,想杀大将军之心久已,只需一封先帝遗诏,言:杀大将军,乃是先帝之命。这样十常侍杀大将军,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以前虽作恶多端,今功过相抵,把他们赶出皇宫就是了。”
刘辩佩服不已,荀攸果然名不虚传,自己想破脑袋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荀攸片刻之间就可以如此完美的解决。刘辩感慨万千,看着荀攸,道:
“公达大才,朕今日才算领教了。”
“为陛下分忧,是身为臣子的分内之事。”
刘辩想了想道:
“公达,十常侍所献钱财,有四十亿钱,家奴共有一万余人。应该明日夜间到达,我想让公达提前运往兖州济阴郡。朕守陵三个月,明年开春启程,再前往兖州,兖州之事就先拜托公达了。”
荀攸也是大惊,四十亿钱,这些钱组建十万大军都绰绰有余,若如此,刘辩将来成事要容易的多。本来刚才还在默默的为刘辩打算,到了兖州,如何招兵买马呢?没想到十常侍会有这么多钱财。听到刘辩问话,赶紧道:
“陛下放心,此事有我来办最好,明日陛下先传下旨意,我就前往济阴,先替陛下打点,明年开春想来就可以稳定济阴局势。陛下到时候再前往济阴。”
又和荀攸商量一下细节,比如钱财还好说,一万余人太引人注目了,荀攸建议分批前往,刘辩自然把这些都交给荀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