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把自己弄伤了,他那“弱不禁风小白脸”的名声就要传出去了······
柳凌看了看温书修长秀颀的手指,下意识的觉得,这双手不应该干这些粗活。
“天气太热,你先回去吧,”柳凌道,“明天记得戴草帽和手套。”
温书眨了眨眼睛,眼神瞄到周围看热闹的村民,感觉自己就像动物园的猴子一样,连忙道:“那好,你好好干活,我先回去了。”
温书以平生最快的速度远离众人的视线。
柳凌:这应该就叫落荒而逃吧。
下午美美的睡了一觉,温书躺在床上不愿起,怀念他最后一个美好自在(偷懒)的时光。
晚饭是温书准备的,他的手艺也是一般般,但是总不能让柳凌干一天活回来再给他做饭吧。
他是来“插队”的,又不是来当祖宗的。
既然是合伙,两个人就都得勤快些,这来乡下体验生活的日子才能过得下去啊。
将饭煮好放在锅里闷着,温书拿着砍刀和背篓去了知青院不远的大青山。
嗯,这座山就叫大青山。
“青山大队”就是这么来的。
温书上山的目的,是捡柴,老知青们人多,可以轮流去捡柴。
他们不行,他们人虽少,却都爱干净,做饭洗洗涮涮烧热水用的柴比他们少不了多少,自然要多往山上跑几趟。
最主要的是,这大东北,冬天那叫一个冷,时间那叫一个长,他们屋里又没有炕,冬天为了保暖需要烧火墙,自然需要提前准备好大量的柴。
温书没有捡柴的经验,只捡了一背篓干枯的树枝就回去了,估计都不够做一顿饭的。
即便如此,下工回来的老知青们见到,仍旧觉得很意外,这个新来的也太勤快了吧!
柳凌顺手接过温书的背篓,将柴放进他们房间后边他自己搭的小柴房。
“饭已经好了,”温书舀水洗手。
这个知青院让温书最满意的还有一点,就是有一口井,不需要去别的地方打水。
“我看到了,谢谢,”柳凌很有礼貌。
吃饭的时候,两个人的交流并不多,毕竟才认识第二天。
虽然交流不多,但并不觉得尴尬,相反,两个人都觉得这样安安静静的吃饭感觉还不错。
当然,如果没有院子里的嘈杂声就更好了。
如今整个知青院是分成了三派,温书和柳凌一派。
孙宏孙越兄弟俩一派,他俩和温书交好,两派有些同气连枝的感觉。
老知青和程业表兄妹一派。
老知青中,男知青不待见柳凌,女知青自顾不暇。
程业表兄妹这俩新知青对温书的态度有些矛盾,总之,整个知青院的气氛很微妙。
不过,三派之间还没有起冲突,程业表兄妹就和老知青们闹了起来。
只因老知青今晚做的饭太差,他俩吃不习惯。
可他俩也不想想,老知青忙了一天,他们睡了一天,不说帮忙也就罢了,还嫌弃这嫌弃那的,当谁都是好欺负不成。
就这样,表兄妹被分了出来,知青院有了第四派。
也是未来几年,知青院生活最惨的一派。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柳凌就叫醒了温书。
看着黑隆隆的窗外,温书叹了口气,要去上工了,睡到自然醒的日子不知何时才能回返?
不过,柳凌喊人起床的样子很温柔耶。
这样的人,应该很受女生欢迎吧。
嗯,也很受他的欢迎。
吃过早饭,温书和柳凌并肩走在上工的路上。
温书提着一个布兜,里面装着手套、帽子、水壶、饭盒、几块点心,除此之外,他的衣兜里,还有一个热乎乎的鸡蛋。
鸡蛋是柳凌提供的,昨天去供销社,温书没有“抢”到鸡蛋。
是的,抢。
这个年代,鸡蛋稀缺,算是荤菜,五分钱一个。
什么概念呢?
一个工分才值五分钱。
也就是说,干一天的话,也就只能买几个鸡蛋。
乡里人是真舍不得吃,城里人也是真吃不到。
温书摸了摸兜里的鸡蛋,也不知道自己今天能赚几个工分,够不够从系统商城换几个鸡蛋的。
系统商城的价格和现实中的价格差不多。
不过,用的是工分。
鸡蛋:1工分,也就是五分钱。
盐、酱油、醋都是1.5工分一斤,现实中是八分钱一斤。
粗粮每斤2工分,现实中是一毛钱一斤。
大米每斤5工分,现实中是两毛三一斤。
白面每斤3.5工分,现实中是一毛八一斤。
蔬菜根据种类每斤在1工分到4工分不等。
猪肉贵一些,是16工分,相当于八毛钱一斤。
而现实中,猪肉分三个等级,分别是7毛8、8毛7、9毛4一斤。
猪肉不敢想,温书给自己定的小目标,就是每天一个鸡蛋。
这已经很奢侈了。
乡下人都是一家人吃一个鸡蛋。
村头,大队长已经在等着了,温书到的时候,大队长还很欣慰。
这个小知青看着瘦弱,没想到还挺勤快。
昨天温书去山上捡柴的事,大队里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虽然背篓里的柴少得可怜,但是态度让人喜欢。
他们都是乡下人,最喜欢的就是勤快的孩子。
柳凌和大队长寒暄了两句就走了,他们这些老知青的活早就分好了,领了工具就可以直接干。
孙宏孙越兄弟俩也到了,他们还啃着煮好的红薯。
又等了一会,还不见程业表兄妹俩,大队长的脸都黑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
谁有功夫在这里等!
本来就干不了什么活,还拖后腿!
大队长很生气,带着温书三人就走了。
温书和孙宏孙越兄弟俩相互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先去领了工具,然后找到每个小队的负责人。
青山大队分了三个小队,一队带一个新人,完事。
温书分在了三队,三队小队长叫赵伟,是个干活利索个子高大的汉子。
三队长想了想,对着在地里干活的人喊道:“小杰,你来带温知青。”
“好嘞!”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应声跑了过来,笑的时候,露出一口大白牙,“温知青,我叫赵杰,比你大几岁,你叫我杰哥吧。”
“杰哥,”温书喊得很利索,结合自己前世看小说的经验,他知道,在村子里生活,和村民打好关系是很重要的,“我叫温书,麻烦你了,杰哥。”
赵杰点了点头,问道:“温知青,你以前割过麦子吗?”
温书老老实实的回答:“没有。”
赵杰默默叹了口气,他就知道!
这么好看的人怎么可能下地干过活。
再看那手,比他闺女的手还白还嫩!
“这样,我先说说,咱慢慢来,不急,镰刀很快,千万别伤了自己。”
赵杰叮嘱道。
前年就有一个知青,第一天干活就把脚砍了,修养了三个月。
差点就把自己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