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吊着胳膊的她站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那树很高大,枝叶茂盛,她想象着大树以后开满花的样子,终于觉得自己可以活下去了。
Z15年前后地壳的活动逐渐减弱,政府终于开始组织人员在全境搜救,并整合国土面积,但远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事情,大量城市损失严重,甚至成为废墟。
城市里杂草丛生,尸体遍地,有的地方高山移位,湖泊干涸,同样也生成了新的平原,出现了大量新的湖泊和河流。
大灾难过后水面占了国土的三分之一,水路最先通畅了。
经过一系列的勘探,从中部聚居地临近的港口出发,一路都很顺畅,新形成的大河平静宽阔,吃水很深,水路负担了各种物资运输,从一开始的水路运输到后来的游轮旅游,社会各种机能在慢慢在恢复。
黑水湖这时候被发现了,它像是没有被地震波及似的,原始密林依然存在,群山高耸,黑水湖就静静地躺在群山之间。
湖四周全是长满密林的山,郁郁葱葱直至山顶。
它不靠近任何一个聚居地,也还没有任何人踏足过,像是个没被开发过的原始状态的山。
但在黑水湖上,游轮只能在水面航行,不安排靠岸,毕竟没有经过山体还未被勘查过,围绕着黑水湖也有着各种的传说,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
原本黑水湖在中部港口到洛城港口的一个分支上,货运船不会走,后期客船偶尔绕行至此,靠着风景和各种传说慢慢变成了旅游路线。
黑水湖与一条河相连,这条河没有原来的名字,旧地图上也没有它的记载,大约是海啸使海水倒灌,冲毁了城市,也多出很多大型河流来。
这条河因为和里面的黑水湖相连,只是简单的称它黑水河。
河道很宽,两侧山直插进水底,山体上尽是满目苍翠的绿意,树木很密,一直延伸到水下,经过岁月的变迁和时光的沉淀,每棵树都以它骄傲的形态站立着,枝叶紧紧交叠着,密不可分。
它叫黑水河其实并不黑,反而清得发绿,仔细看时能看到水面下长满水草。
但河水无鱼,不只是鱼,什么活物都没有。
江沅扶着栏杆,深深地吸了口气,黑水湖简陋的旅游单页上描述的却很吸引人“置身于森林氧吧,呼吸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个负氧离子的空气”,空气里带着淡淡的植被味道,是比聚居地的空气确实要更清新一些。
说是旅游路线,其实也只是在黑水湖绕湖一周,从周围群山中湖的东侧进,在湖面上转一圈就返航,夜晚在湖心岛附近停泊,但不靠岸。
东侧的入口比来时的河面窄不少,而且入口微微斜向北面,游轮在河面靠北岸行驶,远处向北突出的山脉,看上去像是群山尽头。
但等船靠近了会发现前面是一个转弯,转进开阔的水道,这一段水路的尽头就是黑水湖的入口了,两侧的山变得陡峭,直上直下,山崖似镜子般平滑,看上去像用刀削过一般。
大船对这条路自然是熟悉的,它不紧不慢的行驶着,大灾难时期侥幸保留住的这艘游轮算是算是中等船型,船上据说有180套房间,能够容纳不到四百人。
只是现在出门办事或者旅行的人很少,房间一半是空的。
这个时间几乎大家都在甲板上,都想目睹游轮从群山中寻路进入时的美景。
游客声音嘈杂,是难得一见的场景。
江沅靠栏杆站着,抬头看慢慢通过的峭壁,很是震撼。
她很小就开始生活在聚居地,关于外面的风景都是来自电视和图片。
很久之前的影像很多,她特别喜欢看船航行在长江,两侧风景秀丽,只是现在原来的黄河长江已经不复存在,大片大片的湖泊横亘在大地上,顺着城镇街道又出现了更多的河。
小时候看着电视她就想,如果能出去走走,一定先去坐坐大船。
江沅抬头看向周围的群山,山中树木绿到发暗,总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林中有什么飞快地穿过,大概是林地中有些野兽吧,毕竟这是一片还没被开发过的处女地。
据说开辟航线的时候有用热感无人机探查过,没有什么特殊收获,林中有生命迹象,但不是类人的,应该是动物,甚至可能有猛兽。
这时候突然一声尖锐的叫声传过来,船头那里喧闹起来,人们纷纷侧头,爱热闹的早早跑了过去,剩下的人也是举目望着。
甲板靠近船头处声音越来越大,人群开始聚集,江沅也忍不住关心起来。
江沅往近前走了走,就听到周围人说是个大虫子。
大虫子?这有什么稀奇的,江沅心里想着,大灾难过后各种昆虫都比以往大了好些。
可是等看热闹的人散开了些,江沅挤进人群才发现,这虫子绝不是她想的那种“大”虫子!
它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