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氏建新围墙没有隐藏,这么大的工程,惊动了海螺氏和湖氏。
他们派来的打探消息的人,把启氏的情况汇报了上去。
湖氏觉得,启氏的土围墙,比自己的木围墙好,便直接派人来学习土砖制作。
海螺氏是见识过土围墙厉害的,他们更加迫切需要这种土围墙,便也派人来偷看偷学。
造砖场是开放式的,很快建造技术也被海螺氏学了个七七八八。
等启河得到消息的时候,海螺氏的围墙已经开建了。
启河知道了也没想着去破坏,三个氏族如果都修建了土围墙,那么防御都会提升不少。
各族之间很难彼此攻破村寨,这有利于越地的势力平衡,也是启河目前乐见其成的。
春耕后的日子里,这片土地的三大族,都在忙着修围墙,扩建村寨。
启氏的工程量最少,所以建造速度最快,只用了一个半月就完成了七七八八。而另外两族的围墙建造还不到三成。
启氏扩建村寨后,在新增加的空地上,建造几个作坊,如制陶,织布,制器,饲养,编织等。
把原先各族内擅长的人,都划入各个作坊。
启河把这些作坊出产的物品,进行了规划,优先生产生活用品。
一部分作为奖励,分发给族人自用,目的是让每个族内的家庭,在生活质量上,有所提高。
一部分作为贸易的产品,瞄向了海螺氏和湖氏。
出产的有各种陶器、麻布,草和藤的编织物,各种石制农具,手推车等。
启氏让人把产品都准备了一套样品,分别派人送往了海螺氏和湖氏,提出可以用盐,食物,奴隶到启氏来交易。
海螺氏和湖氏,都是新搬迁过来的氏族,他们的生活用品和农用品都很缺乏,对于启氏能提供的物品,还是很感兴趣的。
海螺氏和湖氏的对立矛盾严重,最终海螺氏和湖氏都把交易地点,选在了启氏,时间是这个月的月圆之日。
启氏在村寨东面河对岸,平整了一块土地出来,地基进行了夯实,又搭建了一些牢固的草棚,三方的贸易就在此处进行了。
启河管此地叫做集市,为了族人们过河方便,又搭建了一座木桥,族人们可过河去赶集。
月圆之日,三族齐聚集市,启氏的村寨再次变大了,让两个氏族都叹服启氏的能干。
两族的围墙还没建造一半,启氏村寨已经建好了,真是让人大为羡慕。
启氏有闻名制器,又吸收了附近各个小氏族的专长,让擅制器的名气更上一个台阶。
现在有了集市,三族可以各取所需。
启氏用各种器和兽皮,换取海螺氏的奴隶,大湖氏的鱼干等食物。
大湖氏自从迁徙至此,和海螺氏一样远离大海,盐的储备有限,于是盐就成了贵重商品。
自从有了集市交易,三族之间的敌对情绪减少了很多,湖氏和海螺氏,已经能做到相遇而不相敌。
小湖氏生存的湖,连接着一条不小的河,河一直流向东南方,汇入一片很大很大的湖。
在大湖的东面,那里有一片呈成独角状的半岛平原。
半岛平原世代生存着许多氏族部落,当地人叫它角湾。
角湾三面是无边无际的水,水是咸的,人们管那叫海。
这些氏族世代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由于靠海,盐碱地多。
大多数氏族就以出海捕鱼为生,虽说下海危险,但世代如此,一直延续至今。
角湾各氏族也种植农作物,以稻米为主,但是土地不行,稻米收成很少。
角湾各族闲暇时会煮盐,以自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