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几人也越做越熟练,不到十月份便完成了一半左右的工作。
主要是马上就要临近国庆假期了,李荣盘算了一下时间,如果九月份抓紧时间做的话,国庆可以直接休七天假。当宣布了这一消息之后,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主动加起班来,算一算他们已经连续做实验二十一天了,虽然中间可能偶尔有半天的休息,但压力还是不小的。
不过好在下周便是国庆了,从周一放到周日。按照常理来说往年只放三天,不过今年张辅上了优青,再加上组里出了两篇大文章,张辅在上周组会的时候便宣布放七天假,当然自愿加班也是鼓励的。
所以最近的实验任务还是比较紧张,周四的时候开的一个新指标,今天已经是周六了,如果周日之前不能做完,那么假期又得加班。
正当李荣在满头大汗的做着实验的时候,张辅过来把他叫了出去。
李荣实验服都没换便跟着走了过去,推开门,里面却意外的有个女的坐在办公室沙发上。
李荣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女生看起来年龄不小了,估计三十岁左右了,个子不算很高,简单扎了个马尾,素面朝天。
张老师介绍道,
“这位是新加入我们课题组的博后,侯兰,侯兰之前主要研究的是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入我们团队之后,会在之前的基础上整合我们团队的优势,聚焦旱区来做一些分析。”
随后,张辅指着李荣,向侯兰介绍道,
“这个是我们组里的博士李荣,目前在做的是全球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你们做的方向比较接近,以后可以多交流。”
侯兰主动的伸出手,李荣跟她握了握,仔细打量着她。
看起来侯兰像是一个正经做科研的人,不过搞不懂为什么会在国内继续做博后,因为现在学术圈越来越注重海外经历,通常在国内做博后往往硕士博士也在国内读,博后阶段再没有海外经历是比较吃亏的,在国内学术圈的发展空间比较受限。
博后不同于硕士或者博士的学生身份,更像是一份临时性的工作,如果有一份好的工作经历,在以后的求职方面无疑是很占据优势的。
不能说妄自菲薄,国内科研在很多领域还是赶不上国外的,这不是不能承认,咱们国家一直是走在学习并且赶超的路上。在国外留学一段时间确实能提高自己的见识,也更容易出成果。
在国内的博后,毕业的时候除非手里有子刊或者顶刊级别的文章,要不然想留好一些学校的教职基本没戏,只能去差一些的一本或者二本。同时讲师想要转副教授,基本上都需要有海外经历。
同时国内的博后制度特别不完善,大部分的地方只是把博后当做“高级临时工”,要求几篇文章,或者要求几个项目基金,没有达到要求便走人,而两年的时限想要出一些好的成果也太难了。
在国外如果跟对了团队,回国的时候基本上都能满足一篇子刊的水平,基本上是有机会冲刺青年千人计划,保底也能找个一本做副教授。
在李荣打量侯兰的时候,侯兰也在打量李荣。张老师既然特意将李荣叫过来和她认识,就说明他是实验室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但是看起来李荣很是年轻,甚至有些稚嫩,侯兰心里有些讶异,但是没有表露出来。
她之所以申请张辅的博后,一方面是由于张辅是今年的新科优青,三十多岁的优青是最具有冲劲的年纪,也是最好出成果的年纪。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张辅课题组今年连着发了Ecology letters以及NC,而且都是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说明张辅课题组最近的工作重心调整到了这一方面。
她当时浏览课题组成果的时候,倒是注意到NC的一作以及Ecology Letters的共一是“Rong Li”,不过却没想到如此年轻,看样子自己得调整方向,抱好这一条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