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不大,里面的东西自然也不会太多。
沈错最先看到的,是十几块银元。这些袁大头应该是王婆所有的积蓄了,对于普遍穷苦的村民来说已经算是巨款。掂了掂重量,沈错把银元放到了棉衣的内衬里,出门赶路还是需要些盘缠的。
银元旁边搁着一块小巧的玉石。沈错不懂玉器。但好的物件即使是不懂行的人,也能看出些许门道。借着透入地窖的阳光,沈错照了照,发现玉石很是通透,而且握在手中有些温润。最重要的是,这块玉的造型有点像一只虫子,更贴切一点的说,像是一只“知了”。“知了”的两只眼睛处已被镂空,可以用细绳穿过用来系挂。想来,这是某个前来求助王婆的人,能拿出的最值钱的东西了。但沈错不明白,为什么王婆自己不佩戴,而是留在了盒子里呢?
玉石不能和银元搁在一块,时间长了难免会磨损。沈错找了家里的棉线,将好几股拧成了一条,穿过孔洞,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不知怎么地,把这玉石挂在胸口后,与之接触的肌肤又感觉有些许清凉。沈错皱眉看了看玉,又摸了摸手,明白了。自己的手冷,摸这块玉便感觉暖,而心口热,则就会觉得玉比较凉。
还真个冬暖夏凉的好宝贝!沈错感叹道。
盒子的最后叠放的居然是一张黄纸。打开后发现,上面的落款是道玄子印。这是师父留下的符箓。沈错回想起沈远生前的话。在他们兄弟两人懂事之前,两人的师父,曾经帮助王婆驱赶过一个极其厉害的怨魂。最后是用一张符纸将其从一个孩子身上赶走的。想必,这就是沈远口中的符纸了。
翻开《道玄真经》一对照,证实了沈错的想法。但,上面所画的符咒和引魂咒并不完全一样。大小、连笔的顺序都有些许的差异。
道籍上说的符箓主要由符头,符神,符腹,符脚,符胆五部分构成。沈错起初以为,这些需要和道籍上的完全一样。他甚至想过,是不是需要拓印下来才能生效。但看了师父留下的符箓,他明白了。只要这五个要素对应的内容不出差错,符咒就能起效。这让他对引沈亮魂魄的事,更加有了把握。
将这份符箓也细心收好。沈错拿出粮食,开始为自己生火做饭。灶头做饭虽然会产生炊烟,这炊烟可能会引来日本人。但沈错不怕,他自信杀敌不成,自保应该足够。
见灶火够旺,沈错开始准备碗筷。一时间还未适应父亲和大哥的离世,沈错还是准备了三副碗筷。摆完之后,含着泪又把它们收了回去。
男人的成长有两个阶段,成婚生子是一个,父辈的离世又是另外一个。对于沈错来说,这份成长来得太过突然,也太过残忍了些。
沈错还蒸了些许腊肉。这些奢侈品一般都是过年才有的吃。但沈错,可能还要追赶狗子他们的队伍,这些东西也带不走。而且,追杀日本人自己不见得什么时候能回来。或者说是能不能回来。留着也是浪费。还不如犒赏下自己,慰劳下阿灵。
吃罢中饭,沈错开始在屋里寻找黄纸。自古黄色就被视为“正色”,为皇帝专用的“中央之色”。而且,黄色五行为土,象征着神权威严。因此,道士作法大多都用黄纸。因为沈远每年清明和春节都会去自己坟地祭拜。沈错很容易便找到了黄纸。
沈远先前收藏的黄纸,有些被做成纸钱,有些则是空白的。空白部分是用来做填写祭拜者姓名的,沈错留下用来画符。其余的纸钱分成了两份,一份用来在自家坟地祭拜,一份则是烧给村里人。
村里人生前都很穷苦,死后能多用一点是一点。有了这个想法,沈错觉得手里的纸钱有些不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