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背霞明剑照霜,泠风走马赴关东。
…………
东门,张济一行百余辆马车被守军拦在寨门前。
嗒嗒嗒——
越来越近的马蹄声,提醒已经有些焦躁不安的张济,“正主到了,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大营,全凭人家一句话”。
说来也很奇怪,扭头看着身后渐渐清晰的身影,张济之前忧郁烦闷的心情反而迅速平静了下来。
回想当初他从弘农郡陕县率军赶来长安劝说李傕、郭汜二人和解的时候,那时小皇帝百般拉拢他,短短两个多月就把他张济从镇东将军擢升为位居三公的骠骑将军,官爵仅次于李傕,比郭汜的车骑将军还略高一筹。
当时,李傕担心他倒向郭汜一边,郭汜也一样,生怕他偏向李傕,“墙头草”杨定也对张济礼让三分,董承和杨彪等保皇党核心成员更是三天两头登门拜访,想让他促成小皇帝东归洛阳的心愿。
那时的张济俨然成了各方争相拉拢的香饽饽,可谓出尽了风头。
并列三公的骠骑大将军是何等显赫的官职,那是卫青、霍去病等举世名将才有资格坐上的位子。
以前张济想都不敢想,然而小皇帝为了请他从中斡旋,说服李傕准许天子百官回返洛阳,毫不吝惜地拜他为骠骑大将军。
就因为这样,张济压根儿没把小皇帝放在心上。
神马狗屁皇帝?
在他看来,若不是生在帝王家,充其量就是一小屁孩而已。
所以小皇帝虽然不惜高官厚禄加以封赏,让张济官拜骠骑大将军,但他打心眼里瞧不起小皇帝,完全没把天子当回事。
然而随着郭汜中途叛乱,导致小皇帝仓皇出逃流落荒野,回来后他整个人性情大变,连续一个多月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偶尔开腔发声却一语中的,致使包括张济在内的各路将领十分被动,经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久而久之,他们后知后觉的发现小皇帝“长大了”。
甚至隐隐让他们感觉有些高深莫测,东归队伍渐渐脱离了他们的掌控,让他们愈发不安。
渭水一役,以张济为首的领兵主将想给帐下部将牟取官职,三番四次向刘协讨要封赏。
没想到,刘协借力打力退居幕后,唆使太尉杨彪、太仆韩融、伏完和董承一帮老臣出面,用冠冕唐皇的说辞安抚了各方将领,致使封赏沦为空谈,不了了之。
自此以后,刘协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帝王的威仪与日俱增。
四路护驾势力虽然依旧各自为政,但一举一动都受制于刘协,没有他首肯,谁也别想为所欲为。
这是因为各方兵马之间矛盾丛生,且各自为政,互不信任,时刻提防着对方。
而刘协恰恰抓住了他们之间矛盾的制衡点,如同牵住了牛鼻子,致使张济、杨定和杨奉三方势力相互猜忌,互相掣肘。
以至于大事小情,他们都要找刘协来评判,无形中把话语权交到了刘协手上。
这种情形看似平常,轻松就能做到,但是只有身在局中的人才清楚,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最难得的是,既要照顾各方将领的情绪,使事态不至于恶化,保持大局稳定,避免爆发内讧;还要让各方矛盾在可控的情况下继续存在,无论是矛盾激化还是消除猜忌,对刘协都非常不利,惟有想方设法让矛盾处于可控状态,对他才最为有利。
与此同时,刘协还要借助各方矛盾潜移默化的一步步扩大话语权。
最终,将话语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兵权,从而一举扭转局面,化被动为主动,夺回天子在东归队伍中一言九鼎的绝对指挥权。
说实话,张济从未想过局势会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
曾经一度被他看作“小屁孩”的刘协竟然快速成长为“少年老成的皇帝”,水到渠成一般自然而然的接管了东郊大营的兵权,成为东归队伍中真正的主宰。
马蹄声中,张济蓦然回首,那一幕幕往事就像一帧帧画卷似的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怅然若失的同时,又令他幡然醒悟。
看着刘协策马奔驰而来的矫健身影,张济仿佛看到一条遍布荆棘和尸骨的帝王之路……刘协这位少年天子正沿着荆棘坎坷的蜿蜒之路策马奔驰。
前路虽然逶迤曲折,但目标却异常清晰。
唏聿聿——
黄骠马长嘶一声,戛然止步,马背上的刘协笑呵呵的对张济说:
“朕来晚了,骠骑将军莫怪。”
“陛下亲临,老臣……惶恐。”
说着,张济翻身下马,稽首拜道:“臣张济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飞身跳下马背,刘协一个箭步出现在张济面前,搀着他的臂膀,把他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