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孤曼抬手制止了婢女的话,反而提起裙摆向上走去,只见厢房里站着一男一女,男的是平乐馆的东家,每天迎来送往,许多人都认识。
他对面站着一个戴着面纱的黄衣女子,那女子微微低着头,十分谦逊的模样,虽蒙着面纱,但她的那双眼睛像是含着一汪秋水,动人心魄。
“你要把他们俩都写死了,我这馆子只怕就要被砸了。”东家又急又怒,吼声冲天。
“那我便写不出结局来。”
黄衣女子对着东家屈了屈膝,转身欲走,却见一行衣着华贵的人堵在了门口,惊了一下。
还是那东家最先反应过来,连忙跪下行礼:“小人见过郡主。”
黄衣女子立刻跪下,规规矩矩的行礼:“民女见过郡主。”
“都起来吧。”项孤曼免了他们的礼,然后看向黄衣女子,问;“那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你写的?”
“故事是我写的,唱词是我编的,但是曲子不是我作的,舞蹈也不是我排的。”黄衣女子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回话。
“你叫什么名字?”项孤曼问。
黄衣女子答:“民女姓林,爹娘和兄长都唤我姝儿。”
“书儿?可是知书达礼的书?”项孤曼问。
姝儿摇摇头:“静女其姝的姝。”
“好名字。”项孤曼觉得眼前的女子有些与众不同,但却说不上哪里不同,看着她道:“摘下你的面纱,抬起头来。”
姝儿慢慢的将头抬起,不卑不亢的摘下了蒙面的薄纱。
在看清她容貌的一霎那,项孤曼终于明白为何她会觉得眼前的女子与众不同了,那是一个极美的女子,京城的名门闺秀无人能出其右,单是看着,便能让人心生欢喜。
“本郡主很喜欢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出戏,得知此戏曲是姑娘编撰的,便有些心痒,想听姑娘说一说这后面的故事,不知姑娘可有时间?”似是怕惊动了美人,项孤曼的声音柔和了不少。
姝儿再次将头低下:“知音难觅,姝儿自然愿意将这后面的故事说与郡主听。”
项孤曼看了眼姝儿身旁的东家,那东家心领神会,立刻退出了房间。
李誉没看过梁祝,对戏曲兴趣不大,便以家中有事为由先走了。
项孤曼看着他修长的背影,想着这位冷面公子的确是不懂的怜香惜玉,这么个活色生香的大美人站在他面前,他都能熟视无睹,若是换作她哥哥项峰,只怕早就将美人揽入怀中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局我已写完,手稿在后院的厢房里,容我取来给郡主。”姝儿微笑道。
戏台上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声,接着便是吊嗓子的声音,那些舞娘们开始排演晚上的曲子。
项孤曼眉头轻蹙:“这里太过喧哗吵嚷,本郡主闲来无事,就随姑娘一起去后院厢房吧。”
平乐馆院宽墙高,后有厢房,姝儿在前引路,项孤曼在婢女的搀扶之下,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
项孤曼不料这喧嚣的平乐馆后院,竟是这么一处安静雅致的院落。
姝儿引着项孤曼一行人来到自己居住的厢房门口,房间里,一个衣着素雅的小仆在一个小火炉上放置了一个铜丝架,然后将一些红色的粉末倒入铜丝架里,徐徐哄之。
满屋沁香,其香幽韵而无烟。
“这是西域的香料?”项孤曼闭上眼睛细细品评。
“西域的速香。”
“西域香料大多刺鼻馥郁,为何你这香料如此清雅?”项孤曼问。
姝儿将项孤曼请入屋中:“我只取了少许速香,混上岭南的沉香于饭镬蒸透,调以清水晒干,重新磨成粉末,再放到炉中焚烧,香味便不会那么馥郁。”
“你倒是很有闲情雅趣。”
项孤曼扫视了一圈屋子,屋子不大,却很雅致,小仆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相貌平平,见了人也是唯唯诺诺,躲躲闪闪的。
“这是我的婢女灵芝。”姝儿见项孤曼盯着灵芝,便介绍道:“她是凉州人,家乡闹灾荒,和爹娘兄姐一起逃到了壶关,因没了田地,家里的日子过得越发艰难,她爹娘只得将她给卖了,恰巧我和爹娘路过,见她可怜,便买了下来,你别看她胆子小,但手脚还算是伶俐。”
“还不快参见郡主。”姝儿对灵芝吩咐道。
灵芝扑通一声跪下,对着地上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响头。
项孤曼忍不住笑了:“这礼行得倒是实在。”
“郡主里边请。”姝儿将项孤曼请入屋中,并让灵芝去泡茶。
灵芝在原地呆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想要泡茶,却发现屋子里没有热水了,然后又着急忙慌的找炉子升火烧水,项孤曼的婢女心里嘲笑她没见过大场面,脸上却笑得和蔼可亲,大家风范十足:“这些端茶递水的事,奴婢们来做就好。”
姝儿让灵芝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上扣着一个小铜锁,姝儿用钥匙将锁打开,取出压在箱底的一叠手稿,双手奉上。
“民女几个月前便将故事写好,可是陆大叔却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几次三番的让我改了,民女不知该怎么改,便耽搁到今日。”姝儿见项孤曼十分喜欢这熏香,便将熏香的炉子向前挪了挪,好让项孤曼能沉浸在沁香之中。
“好娟秀的字。”项孤曼淡淡地瞥了眼手稿,便将它放在一边:“不过本郡主从小就不爱看书写字,你这故事虽好,但我还是无法耐下性子来读它。”
“这?”姝儿看着桌上的手稿,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项孤曼环顾了一下四周,微微笑道:“你这里清净雅致,幽香扑鼻,倒不失为一个听故事的好地方。”
“郡主既有雅兴,民女自当为郡主讲解。”
姝儿伸手想要拿回手稿,却被项孤曼反手压住:“你这稿子就这般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