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鼓楼大街有个国画院,是三秦省国画院的一个下属分部,有几个老师和一些学生常年在此作画。那是一个明代的进士府,是一个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老院子。有一天有个叫汪远方的管理人员在聊天时说:“门口天天过老外,要是能叫进来买张国画就好了”。
汪远方是小画院的行政人员,管理着后勤上的事。当时在大厅里画画的学生们回答说:“老外又不懂国画,咋可能会买?何况他们怎么会自己进来?”汪远方说:“要是有人会说英语,能叫他们进来就好了。”
说来也巧,当时正好有个叫郭大成的人来画院找画家要画,应该是为了给人送礼。郭大成会说法语,当时会法语的人如同麟毛凤角,西京市接待外宾的旅行社经常请他去客串法语翻译。郭大成听到了汪远方的话,就笑着说:“我就是翻译,把外宾叫进来就是一句话的事。”
汪远方到底是管理人员,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他马上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那太好了,只要你能把外宾带来,如果买了画,我们就给你提成。”郭大成说:“好,你等着,我郭大成说到做到。”当时大厅里有好多人,主要是画院的学生们在画画,大家听了这些对话都以为是玩笑,谁也没把它当回事,也包括汪远方本人。
谁知道当天晚上,郭大成还真带来了两个老外,都是法国人。他们进来参观了老院子都非常震撼。法国人本来就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他们看到大厅满墙挂着中国画,立刻兴致勃勃。
他们来到后厅,正好还有几个学生们在画国画,马上就围观上去。其中一个人还非常有礼貌的问能不能拍照?当得到明确回答可以拍照以后,他就左一张右一张地照了起来。
随后,另外一个外宾小声地问郭大成:“能不能买这里的画?”郭大成回答说:“当然可以。”外宾就选了大厅上挂的一幅山水画问价钱。汪远方当晚也在,听说郭大成果真带来了外宾,马上跑到前厅来看。
汪远方看外宾问价钱,就把郭大成叫到一旁商量起来。最后两人决定在这张画本身要给作者150元的基础上,按四倍报价,即600元人民币。如果外宾买了,付给画家150元(画家已经自负了20元装裱费),翻译郭大成拿40%,即240元,画廊留下210元。汪远方大概知道,当时旅行社的翻译带外宾买东西后,商店都要给40%的回扣,这是普遍的行规。
这个法国人听清楚了价格,毫不犹豫地掏出600元钱买了第一张轴画,接着另外一个法国人也买了一张镜芯(装在镜框里面的画心)人物120元,共计720元。画廊共收入247元,郭大成拿了288元。
当郭大成送走了两个千恩万谢的外宾后,小画院在场的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起来,当时的画院犹如一个清水衙门,画家们的收入少的可怜。当老师的还能靠给大人物送画、靠办画展成名——那可是一条独木桥,路太窄了。学生们就更难了,他们几乎不能自己创作,只会临摹名家的作品,然后把画送到很多地方去贱卖,基本上连吃饭都成问题。
今天画院居然把学生的画卖给了外国人,这可是他们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以前有时候本地人也会来买画,但都是朋友推荐来的,他们最多买一、二张字画送人,价格给的都很低,那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今天却是画院的第一笔涉外生意,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的胜利,一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崭新职业——“卖画翻译”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