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城县民众的集体北迁,就像是一根导火索那般。
引起了东海郡其他城池的先后效仿。
承县、阴平县、襄贲县等各地民众。
也都开始无视官府挽留,强行北迁。
他们沿着沂水北,浩浩荡荡。
“听说东海郡和琅琊国交界的地方,有大量官军驻守。”
“企图拦截我们进入琅琊地界。”
“这可如何是好?”
“东海官府是完全不给我们活路了!”
一股阴沉的气氛,笼罩全场。
但所有人还是选择不回头,埋头北。
约莫半个时辰后。
“好消息,好消息啊!”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声。
“来了,琅琊王亲自率军,从开阳县南下。”
“于琅琊、东海交界地带,迎接我等北迁!”
听闻此话。
人群里顿时欢呼一片。
他们奔走相告,不断将这个好消息,传到长龙队伍的后面。
沿江北的民众们,得知琅琊王亲自过来接应他们后。
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沂水江畔。
刘宇勒马站于江边,往南眺望。
那是一眼看不到尾的北迁队伍。
声势浩大。
民众相互搀扶着,一步步从东海地界踏进琅琊地界。
而之前阻拦着不让民众北迁的东海官军。
已经被太史慈、臧霸二人率众击溃。
边界线,到处都是琅琊兵马的身影。
此外,还有不断闻讯赶来,用粮草支援的糜氏商队。
糜竺、糜芳两兄弟,一个负责调度粮草,一个负责运来沂水江畔。
于江边搭建了临时草棚。
草棚内就地烧火蒸着包子、馒头。
面香味道飘散出来。
北迁的东海民众排成队伍,领取着口粮。
“排好队伍,一个一个来。”
“王爷有令,来了就是琅琊人。”
“田地会有的,口粮会有的,居室会有的。”
“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队伍里不断有人在宣传着这样的话语。
一句一句,像是洪钟大吕般,钻进在场人员的心灵深处。
仿佛种子一样,悄然生根发芽。
所有人的信念出乎意料的一致。
一致认为,只要跟着琅琊王,日子会越过越好。
江畔边,刘宇喊来太史慈。
“子义可敢率一支轻骑,飞马郯城之外,震慑陶谦?”
刘宇问太史慈。
“有何不敢?”
太史慈当即领命,带走了队伍里的唯一一支骑兵。
卷起飞尘,策马南下直奔郯城。
“东海民众这般集体北迁,陶谦势必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