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关于君子,小小稚童诸葛亮理解得相对透彻。
“在亮看来,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这是诸葛亮对君子的内心定义。
君子作风,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平之事,看得很淡。
甚至不屑于计较。
“圣贤之书里,对于君子的界限和标准很多。”
“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完美的君子。”
诸葛亮这一番回答。
当场让李儒、程昱两人欣喜不已。
“真乃美玉也!”
“若是加以雕琢,不敢想象。”
两人都认为把诸葛亮送进官学里面,简直是浪费了这等资质。
“不如将其带到王府里,你、我、文和三人。”
“加以教导。”
“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程昱看着诸葛亮,越看越是喜爱。
恨不得肋生两翼,带着诸葛亮飞回开阳县。
这时候。
诸葛玄遣完送信之人,回到府。
见到了李儒、程昱一行人。
得知他们来自琅琊王府之后。
诸葛玄当即请众人到大殿里落座。
茶水三巡过后。
李儒也不过多废话。
直接说要带走诸葛瑾、诸葛亮两兄弟,到王府深造。
“王爷点名要见两个侄儿?”
诸葛玄大惊。
没想到琅琊王要把两个侄儿带到王府里培养。
“何不等家兄信件从泰山郡传回,到时......”
诸葛玄话还没说完。
程昱便摆手道:“到时直接往开阳这边即可。”
不由分说。
李儒当天就带走了诸葛亮。
至于诸葛瑾,则在次日游学回到城中时。
被留守在城中的程昱带走。
沂水江畔。
王府众人休整一会。
马车边,十一岁的诸葛瑾,爱不释手地阅读着程昱扔给他的一本兵书。
而四岁多将近五岁的诸葛亮,则不断询问着李儒和程昱。
关于开阳县的一切。
在得知刘宇执行新政,把豪强田地均分给城内外民众的时候。
诸葛亮追问:“士少而民多,地皮有限。”
“长此以往,田地定然不够分。”
“届时该当如何?”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但李儒、程昱只是拍拍诸葛亮的肩膀,笑而不语。
小小诸葛亮强忍着疑惑,随着队伍回到了开阳县。
也见到了琅琊王刘宇。
同时也问到了之前的问题。
他想知道琅琊王会如何回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