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座”文化那可是很值得说道。
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所以席位、座席这样的词汇一直流传到今天。
先秦时期,所谓坐的姿势其实是两膝着地,跪坐在脚跟。如果臀部抬起身挺直,则称跽,是一种对人尊敬的表示。跪坐的姿势容易让膝盖着凉,由此,筵和席就诞生了,筵长而席短,筵席一词也由此而来。
然而跪坐的时间久了,膝盖和腿就会变得很不舒服,而战国时期出现的凭几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凭几其实可以理解为靠背加扶手的功能,坐累了可以背靠着,可以用手倚着。凭几在秦汉时较为流行,魏晋时期也比较受追捧。
到了汉朝,比凭几更为舒适的榻开始普及了。榻比床小,比席高,是最早的专用坐具之一,一般认为榻是由商周时期的匡床演变而来。
在汉魏南北朝时期,榻的种类不断丰富,出现了可以多人共坐的连榻。
又据《后汉书·五行志一》所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可以知道椅子是东汉灵帝时期传入华夏的,称之为胡椅。
因此在夏朝也是有胡椅的,但因为在数千年低坐文化的环境里,高坐被视为外来的、不合礼仪的做法,因此夏朝使用胡椅的人并不多。
顺便一提,胡床这种东西并非是真正意义的床,而是类似于小马扎的折叠凳。
夏明真的很讨厌席,这种东西,这玩意跪坐久了真的很不舒服,因此这次来工部也是为了打造一些椅子。
工部尚书崔国听到夏明说此物为躺椅后认可的点了点头“是改良于胡椅吗?甚好,此物甚好,躺在面怪舒服的,感觉舒服了不少,气也顺畅了起来,我也得给自己置办几个放在家中。”
呼——
崔国狠狠的呼出一口气,一旁的夏尚看此模样询问道“到底是什么事让老师你被气成这样?”
“还不是今天维修马场工事的事情,那老匹夫直接在大殿哭穷,说没钱维修马场,希望我们工部帮帮忙,我们工部也缺银两,真的是为难人!”
崔国说的那老匹夫是如今的兵部尚书吴晦,兵部的兵器维修、攻城器械、马场设施修缮都和夏朝的工部有很大的联系,因此两位老者的关系十分要好,要好到每次朝都有可能打起来的地步。
“我记得个月父皇刚给兵部管理的马场批了不少银两才对......”夏尚感觉有些奇怪。
崔国听到夏尚的话后叹了口气说道“批给马场的银两全部都用来购买马匹了,每年兵部的战马因为马蹄磨损都要淘汰不少,哪有多余的银两去修缮马厩呢?”
每年战马马蹄的磨损一直都是夏朝十分头疼的事情,而且马匹价格昂贵,夏朝国库空虚,每次拿出这笔钱都十分的头疼。
七皇子夏尚一听自己的老师这么说沉默了片刻,随后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马匹更适合在草原奔跑,在城镇和马路奔跑十分容易伤到马蹄,而马蹄一旦开裂,轻则休养半年到三年,重则直接报废,每年兵部都因为战马马蹄磨损的事情......哎,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