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二家的这小子,是要转性了吗?”
“是啊,以前看到我们,哪里打过招呼,不偷我们家鸡蛋就好了。”
“你别乱说啊,是不是人偷的鸡蛋还没影呢?”
“这村里除了他,还有谁能做出这事?”
那人似乎也想不到什么话来反驳,当即继续刚才的八卦:“刚刚你们看到那推车上的东西了吗?我可看到有好多好东西啊。”
“我看到好像有一大袋子鸡蛋。”
“鸡蛋也能买得起?这可是比肉还贵的啊。”
这话没毛病。
八十年代的鸡蛋金贵得很,在猪肉才七毛八一斤的时候,鸡蛋的价格已经是一块多一斤了。
对于大家来说,这时候哪有什么补品之说,鸡蛋和老母鸡,那就是最补的。
村民们议论着,又说起了杨帆哪来的钱。
多数人觉得是杨老二也就是杨帆他爸补贴的,不过也有人说不是,这么多的东西,起码二三十,他们都觉得杨老二家没有这么多钱。
村民们的八卦杨帆并不清楚。
进了村口,再到家就快了。
将推车刚停进院子,就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道声音:“秀英,你回来了?安安没事吧?我听他们说你带着孩子去县医院了?”
九塘村不是一家姓,起码有四五家姓氏。
不过杨帆的杨姓在九塘村,却是比较少了,因为他们杨家的祖宗,是六十年代的时候来到九塘村落户的,九塘村虽然落后贫穷,但村民们都挺好的,帮着当时的太爷爷建了屋子。
此时说话的是邻居素芬婶,是附近刘家村嫁过来的,她老公于德才是九塘村的大姓,也就是说,九塘村里,于姓的村民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