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的小桌上,是四十斤大米,五十斤糙米,三十斤白面,剩下的就是些油盐、猪肉等物。
见二婶责怪二叔。
沈心梨忙解释道:“二婶,这两天,镇上的粮价一直在涨。
前日去县里,大米已是十文钱一斤了。
青河镇因为交通便利,粮价比县上的还便宜一文,我就多买了点。”
吴月华:“十文一斤??”
张芳菊:“这也太贵了吧?咱们多买点糙米就行了!”
沈心梨:“二婶,有糙米,糙米和县上的粮价一样,也是五文,咱们都得屯点,这么点粮食,也只够咱家人吃上三四个月左右。
到时,要是麦子收不上,这些粮食就能顶上。”
说起麦子,沈金山今日去了趟地里,小麦叶片已经有了更多枯黄的痕迹。
灌浆灌不上,那籽粒连往年的一半大都没有。
“是啊,村里的一口井已经不出水了,另一口现在也只出一半的水,到时万一起了灾荒,就没地方买粮食了。”
沈金山在一旁补充道。
“阿梨做得对,去年虽然也旱,咱家也收了三十来石粮食,今年那十亩地估计连一半都收不到。
若是只靠地里的粮食,等入了冬,咱家人就该饿肚子了,眼前的确需要屯粮食。”
沈富贵结合当下的近况,很快给大家做了总结。
看着面前的几袋粮食,一家人的心情就像过山车,本来还觉得挺多的,没想到居然连冬天都撑不到。
“阿爹阿娘、二叔二婶,这卖竹扇和今日卖方子的钱还有三两多,咱们都用来买粮食可好?”
知晓这是叔侄二人今日刚挣的,一家人不再惊讶。
“好好好!”
“阿梨,你再问问神仙的头发长出来了没?我再把方子改良一番!”
二婶在一旁眼含笑意道。
沈心梨面色一僵:“嗯,挺好用的,神仙告诉我了。”
……
“铛!铛!铛!!!”
村里的老榆树下,传来击打铁器的声音。
那是赵里正在几年前特意制作的,方便通知事情,去年干旱和下雹子的时候也用过几次。
“乡亲们,来老榆树下!”
赵里正苍老、雄厚的声音在千牛村四散传开。
太阳还没完全落下去,橘色的阳光照在土地上,将那夯实的黄土地染成一片深橘色。
沈家人还没来得及继续商议,就听见门口一阵阵呼喊声。
众人相邀结伴走向了村口的老榆树。
沈心梨将粮食等物重新放回空间,才跟着一家人一起出了门。
不到一刻钟,那棵巨大的榆树下就站满了人。
那榆树的老干虬枝上探出几根新发的嫩枝,在橘色阳光的映照下,随晚风轻轻摆动。
那声音,仿佛像个久经风霜的老人,发出一阵阵惆怅的叹息。
见人陆续到齐,赵里正佝偻着身子站了起来。
“大家听我说,咱们县令大人近日发了告示,想必去过县里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人群中一阵骚动。
“听说县令大人赏银一百两寻能引水之人。”
“啥?只要能引出水,就有一百两银子!”
“要是真能引来水,我就是给他磕一百个响头也愿意!”
“哎,连县令大人都想不出招儿,咱普通老百姓,能知道些啥!”
一时间,议论纷纷。
“铛!铛!铛!!
“安静!”
众人纷纷看向赵里正的方向。
“看来大家都知道了。
不错,县令大人确实颁布了告示,谁能找到水,并引出来,赏赐一百两银子。
有主意的,可以去县上找李主簿,只要方法可行,县令大人都会论功行赏的。”
见赵里正正式发了话。
人群中的骚动顿时又起!
“天爷呀,咱北地是不是惹了天怒了,谁敢跟老天爷作对?”
“是啊,连村里的一口井都干了,咱们怕是都要渴死了!”
“都旱了这么久,要是能解决早就解决了!”
……
见众人又被带偏了节奏,赵里正一脸苦涩道:
“大家稍安勿躁,旱情并不仅仅存在于咱西平县,整个北地都旱,前日张县令还曾亲自来过咱们镇上查探情况。